如椽大笔画才将 埋伏特笔说感情

——《史记·淮阴侯列传》赏析(下)

2021年01月12日

■韩兆琦 吕伯涛

经过这一系列的苦心经营后,作者又特意把蒯通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放在了《淮阴侯列传》的最后,作为整个故事的尾声。当时刘邦问蒯通:“若教淮阴侯反乎?”蒯通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近代李景星说:“曰‘不用’,曰‘自夷’,则淮阴之心迹明矣。凡此,皆所谓特笔也。”(《四史评议》)《淮阴侯列传》是一篇记述当时史实的作品,司马迁要想对韩信被杀表现自己的看法,就不得不用许多种特笔。

韩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军事天才,但一碰上刘邦就处处被动,被捉弄戏耍得有如婴儿。这一方面是由于韩信太善良,太相信刘邦;而另一方面则说明刘邦驾驭人的手段太高了。韩信说刘邦“不善将兵,而善将将”,也正是指此而言。韩信因为本领太高,功勋太大,因而招致最后被杀,这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蒯通曾对韩信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又说,“野兽已尽而猎狗烹”。这些话在专制独裁的封建社会里,都是带有规律性的。

韩信被诬为谋反而遭族灭,这是个大冤案,作者对此事是极为愤慨,对韩信是极为惋惜同情的。但是作者对韩信也并不是没有批评。首先,他的政治理想是落后的。韩信在登坛拜将时就劝刘邦“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当他平定赵国后,“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至平定齐国后,于是使人言于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刘邦撕毁鸿沟之约,号令各路军队乘隙进击项羽时,韩信、彭越等又到期不至,从而使刘邦又一次被项羽打得惨败。这实际上是在楚汉最后决战前他们公开对刘邦进行的一种讨价还价。这些地方都表现了韩信那种裂土分封、为侯为王的欲望。这种思想在当时很普遍,但是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后,它已经是落后,乃至倒退的了。韩信从主观动机上讲,也许真没有想过要背叛、要推倒刘邦,但是他这种追求割土称王的思想,事实上一定会成为刘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障碍。因比,韩信被消灭是不可避免的。其次,韩信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他不仅瞧不起汉代开国的其他将领,而且连刘邦他也不看在眼里。当他被黜为淮阴侯后,他“羞与绛、灌等列”。樊哙对他跪起迎送,口自称臣,他竟然不屑一顾地说:“生乃与哙等为伍!”当刘邦与他谈论起诸将统兵的能力时,他随口排抑。刘邦问他:“如我能将几何?”他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他:“于君何如?”他说:“臣多多而益善耳!”莫说是面对皇帝,即使是和同僚,这种态度能叫人容忍吗?司马迁在最后的论赞中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这话一方面是责备,同时又是在批评之中带着更深沉的惋惜与同情。

《淮阴侯列传》在写人叙事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可以总结为四点:

(一)虚实相间。在《淮阴侯列传》中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是韩信与刘邦的矛盾。整个矛盾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开始是用与不用;其次是一边使用一边控制防范;最后是诬陷族灭。作者在表现这组矛盾的时候,对韩信多用实写,对刘邦多用虚写。对韩信是实写他的才干、战功和对刘邦的忠心耿耿;对刘邦是虚写他的猜疑忌恨,直至必欲灭之而后安的残刻心理。其中写韩信的笔墨虽多,而矛盾的主导方面则是在刘邦。例如韩信刚到刘邦部下时,虽经萧何等多次举荐,刘邦始终不肯重用他。后来韩信一气东走,萧何连夜把他追回后,再次向刘邦苦荐,刘邦是看在萧何的面子上才勉强答应拜他为大将的。拜将礼毕,刘邦立即问道:“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看,在这句问话的后面掩盖着刘邦的多少忧心和怀疑啊!这是一种迫不及待的考问。直到韩信纵谈天下形势,高屋建瓴,了如指掌,刘邦这才“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这是韩信与刘邦的第一次会面,作者把韩信的谋略与刘邦对韩信由不用到用的心理都表现得异常明晰。而后作者转入正面表现韩信的将才,写他破魏、破代、破赵、下燕、破齐、灭楚的累累军功,这些描写都是惊心动魄,非常引人入胜的。但是在韩信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胜利之后,总是被刘邦“收其精兵”,“夺其印符”,“袭夺齐王军”,使人感到在韩信头上总是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抓着他。

(二)繁简得宜。《淮阴侯列传》中描写了许多组性质相同而表现形式也大致类似的事件,但由于作者能够注意到有变化,繁简得宜,因而不仅不使人感到重复累赘,相反能给人一种回环激荡、淋漓酣畅的感觉。例如向刘邦推荐韩信的人前有滕公,后有萧何。作者对滕公的推荐采用略写,对萧何的推荐采用详写。通过这种反覆开说,以见英雄被人知遇之难。但也同时由此越发显出了韩信才能之不凡。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又如《淮阴侯列传》写战争,破赵是详写,破龙且是略写,破魏破代只是一带而过。这种详略交插,前后对照,恰好给人一种举一反三的提示,让人们自己去互相补充,去自由地驰骋个人的想象。劝说韩信背叛刘邦的前有武涉,后有蒯通。作者对武涉用略写,对蒯通用详写。而且在写蒯通的辞令时又把它分成两个时间,三个层次。由于这种巧妙变化,使人们读到这前后长达一千三百多字的辞令时,丝毫不感到凝重,而只感到惊心动魄,气势逼人。

(三)细节描写。《淮阴侯列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是异常精彩的,这些细节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例如作品开头写韩信早年穷困时受胯下之辱的细节,不仅生动地表现了韩信的心理性格,而且这件事对韩信一生中的许多关键问题都有重要影响。项羽不用他,刘邦开始也不用他,因而使韩信吃了许多苦头,与此有关;赵将陈余瞧不起他,楚将龙且也瞧不起他,结果让韩信顺水推舟,大展奇才,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也与此有关。老子云:“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岂虚也哉!又如作品写刘邦拗不过萧何,只好答应拜韩信为大将的情景时说:“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不仅刘邦瞧不起,不信任韩信,刘邦的整个军队里没有一个人瞧得起、想得到他。这个细节出现在韩信登坛纵论天下形势之前,真是一抑再抑,从而为韩信的出场亮相一鸣惊人,做了有力的反衬。

当韩信平齐,遣人向刘邦请求为假齐王时,“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下面可能就要说“发兵坑竖子”了,这时张良陈平一蹑其足,刘邦立刻醒悟,于是“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是多么活灵活现的一场戏啊!这个细节不仅表现了刘邦脑瓜的绝顶聪明灵活,而且埋下了韩信日后遭祸的伏笔。

(四)首尾照应。《淮阴侯列传》的前后照应,针线严密,在《史记》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韩信早年穷困时,曾经在南乡亭长家中寄食,南乡亭长的妻子讨厌嫌弃韩信,韩信一气而去。后来韩信在挨饿时,受到了一位漂母的照顾,韩信非常感激地对她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殆至韩信为楚王后,果然“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韩信早年曾受淮阴恶少年的胯下之辱,及至为楚王后,“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这就使文章前后紧密呼应起来了。它一方面表现了韩信即使窘困到了难以为生的地步,也仍是胸有大志,气度不凡;另一方面也表现韩信有恩必报、有怨必伸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境界虽然不高,但在当时却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美德。

蒯通曾一再地劝韩信背叛刘邦,自己独立,这是被刘邦恨之入骨的。韩信被杀后,刘邦下令通缉蒯通。蒯通被捉来之后,向刘邦说了两段话,头一段是埋怨韩信当初不听自己的话,否则天下决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另一段是说当时天下逐鹿,人皆各为其主,不能用现在天下一统的观点立场去要求当时的人。这段话是《淮阴侯列传》的尾声,它的意义一方面是补充交代了蒯通的结局,另一方面是再次申明了韩信的不反,有进一步突出作品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