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浸润 成长引领

——《小学生拼音报》60年坚持推广汉语拼音记

2021年01月15日

本报记者 李宏伟 通讯员 孙艳红 赵燕

有这样一份报纸,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为我国“三推”工作和书香校园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爱“拼”才会赢的《小学生拼音报》和它的编辑团队,多年的发展,这张报纸已然成了引领着一代代孩子成长、浸润着墨香的知识年轮和成长记忆。

因势而谋 打造“拼”音特色

《小学生拼音报》的前身为《晋南拼音报》,创刊于1960年6月1日。创刊之际,报纸以农村扫盲学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称“双推”工作),在扫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1982年10月,最终定名为《小学生拼音报》。同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经过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从此汉语拼音走上了国际舞台,更昭示着拼音报发展的光辉前景。

《小学生拼音报》不仅报名与“拼音”相关,而且还在版面上采用“上下对照注音”“纯拼音”“汉字夹拼音”“难字注音”“分段对照注音”等多种注音方式,并且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刊登拼音儿歌、拼音练习、拼音图画、拼音故事等体现其“拼音”特色。同时,《小学生拼音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60年间持续在山西、山东、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举办小学生普通话大赛和读报用报展示活动。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仅宣传推广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还让学生巩固了汉语拼音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参与的主动性。

《小学生拼音报》60年如一日,始终不忘“拼音”:他们配合实验,强化“拼音”;他们设置栏目,突出“拼音”;他们举办活动,宣传“拼音”;他们走向海外,推广“拼音”……正是源于“拼音”这一特色,《小学生拼音报》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师辅导用书中专题推荐,多次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零差错教辅报”,并向全国少年儿童公开推荐,同时荣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等殊荣。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拼音和汉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应势而动 发扬“拼”搏精神

60年来,拼音报人以“彰显拼音特色,服务素质教育,有效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遵循“为孩子一生的成长负责”的办报理念,致力于为小读者奉献“最健康的绿色精神食粮”。

为了保证报纸质量,小学生拼音报社用了三大法宝来专注于打造质量过硬的产品。第一个法宝是培养编辑队伍的敬业精神。树立“为读者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第二个法宝是保证编校机制和流程。报社在坚持三审三校制度的前提下,完善、制定了《报纸质量管理办法》。第三个法宝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力度,不断提高编辑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顺势而为 “拼”接美好蓝图

为了积极应对新时期教学和现代童媒的发展,作为国内最具专业的童媒,拼音报人以“新媒体”思维和方式整合报社积累的传统优质内容和优势资源,打造媒体融合矩阵,赢得多元发展。小学生拼音报社目前有一个官方网站,两个微信公众号,若干诵读群。官方网站“汉语拼音网”是报社宣传品牌、服务读者的互联网平台。“小学生拼音报阿笨猫故事乐园”微信公众号,365天不间断推送早安、晚安故事,现已成为近11万幼儿及其家长依赖的“故事盒子”和了解家庭教育资讯的平台。

在未来的“十四五”发展中,《小学生拼音报》将以报刊、图书、电子产品出版发行和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为依托,把儿童阅读推广作为抓手,以提高3岁—12岁孩子的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为奋斗目标,持续为创优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阅读推广,有效突破数字转型,“拼”接美好未来,让浸润着墨香的知识绘好孩子们成长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