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农民李云才获“‘十三五’励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称号——

从一粒沙,到一束光

2021年01月18日

本报记者 陈永年 王运涛

日前,国家发改委通报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我市两人荣获“‘十三五’励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称号。

目前居住在闻喜县桐城镇幸福港湾搬迁安置区的李云才,就是其中之一。

贫穷,疾病,缺乏技能,收入低下——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体头上,很多时候真是一座沉重的山。

然而,易地搬迁,对口帮扶,大病补贴,教育补助——扶弱扶贫的善政,打在个体脸上,却是一道暖人的光,可融千年寒冰。

1月12日,记者见到了李云才,听他讲述他与命运曾经的反目交恶、如今的握手言和。今昔一瞬,他已从一粒沙,活成了一束光。

当初,他被生活压榨成一粒沙

个子不高不低,头发不长不短,收拾得干净整齐,除了眉宇之间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站在幸福港湾搬迁安置区门口的李云才,貌似与其他同年纪的中年男子没有多大区别。

但,在这个男人谦和的表情背后,却有一个曾被疾病摧残得支离破碎的家庭。

李云才,今年43岁,2012年查出糖尿病。因为贫困得不到有效治疗,他的病情日渐加重,如今已经失去体力劳动的能力,每天需要注射4针胰岛素,方能维持基本的健康。

不止于此。他的父亲今年79岁,患高血压、脑梗;母亲71岁,也患有高血压,还因膝关节磨损严重导致腿疼,常年架拐。而他的女儿正上学,也是只花钱不挣钱。

一家五口,唯一有劳动能力,可以换得收入的,只有一个女人——李云才的妻子。在农村,在更需要体力作为劳动主要形式的地方,这一家子的境遇可想而知。

健康的背后是收入,收入又与居住的地方相关。

李云才家在闻喜县石门乡西坪村腰庄居民组,家离行政村有2.5公里,距离乡政府有15公里,距离县城100公里。土地贫瘠,入不敷出,因为很早前就退耕还林了,全家只剩下一亩多的耕地。地里也刨不出多少钱,一家子病号的拖累让唯一健康的妻子也不能外出打工,只能窝在村里。

现实给这家人只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到附近村子打些零工,但村里的零工多是盖房子之类的体力活,李云才两口子想干也干不了;另一个是靠山吃山,山上有很多野连翘,每到夏季,就可以摘连翘挣些外快。

于是,每年夏季的那几个月,都是这家人最忙的时间。两口子与时间竞争,也要与其他村民竞争,起早贪黑,只想摘下更多的药材。

女儿一天天长大,孩子很优秀,成绩也很好。这放在别的家庭,自会一片喜气洋洋,无限畅想未来。而深陷贫困与疾病双重困境的李云才,根本顾不上畅想以后的日子,每天的当务之急都是在应对“今天”——今天的花销,今天的病痛。

无暇畅想明天的这家人,只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儿,才是唯一的一丝亮色。而摇摇欲坠的家庭,也随时可能吞没这珍贵的亮色。

说起以前,李云才长长叹口气说:“那时啊,真是过一天算一天,以后的事,谁敢想啊!”

善政,改变了这家人

是脱贫攻坚,改变了李云才以及他的一家。

以前居住的是3间连砖块都找不到的土坯房,经过投票遴选、相关部门勘验,最终,李云才一家符合易地扶贫搬迁的条件——闻喜县政府在闻喜县城一个小区,给他安排了一套单元房。

“86平方米,两室一厅,市场价将近20万元吧,我一分钱都没掏。就是挪凑了5万元左右,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就住了进来。”李云才说。

原来土坯房中的家具,没有一样能摆到单元房的,这装潢带家具、家电全部5万元,也谈不上多,事实上客厅连空调也没有,但这一切几乎让李云才一家人欣喜若狂了。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健康条件。

李云才的母亲膝盖疼,喊了十几年,能做的有效治疗也就是买点去疼片。膝关节置换手术,没医保前需要几十万元,她想都不敢想;后来有了医保,附近村子也有做的,但报销完也得两三万块钱,她也只是问了问。就这样,从走不利索,到一瘸一拐,再到拄单拐、架双拐……就在她以为要拄着双拐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时候,“136”医疗扶贫政策出台了。

有国家政策撑腰,这位老人终于有底气走进医院,最终加上各种不在报销范围的耗材,只花了不到4000元,老人就真正站了起来。

曾经困扰李云才很久,每天都需要注射的胰岛素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结对帮扶人跑前跑后,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为他办理了大病补贴,每月500元。这下,李云才高兴了,不用再在关乎生存的药品方面省吃俭用了。有了这个补贴,他日常用药基本不需再掏多少钱。

更何况,他和父母,全都入了低保。每月的低保补助,可以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因为是贫困户,女儿上学有各种减免和补贴,这足以保障这一家的希望之光,不会被生活的狂风暴雨所打灭。

扶贫政策,是一道暖人的光,但只有身处冰冻之中的李云才这样的人家,才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暖与善。

从李云才原先居住的腰庄居民组到县城,每天只发一趟客车,早上六点多发车,下午三点多返回。他至今还记得有一年他突发阑尾炎,疼得在床上打滚,而救护车因路途遥远一时无法赶到,乡亲们开着一辆三轮车,载着他足足在山路上行驶了60多公里,才与迎接的救护车相遇。

“那时再晚一会,我估计就撂到半路了。现在住到县城了,心中踏实多了。”李云才说。

受益于交通改善的还有他的女儿。放假时孩子一般情况是赶不上回村的客车的,只能乘坐运城发往垣曲的客车,到石门乡下车,剩下的15公里回村山路,需要李云才骑摩托车去接。如今,不管多会儿放假,孩子一个人就可以快捷、安全地回到家。就算是哪个要好的同学想到家里玩一玩,也很方便。这个变化,对成年人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其中的意义远远超出居住和交通本身的价值。

改变,总是从物质开始,逐渐延伸向精神。

按李云才以前的想法,女儿哪怕成绩再好,也不要出山西,最好连运城也不要出。因为女儿,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如今,当国家出手,将这一家人抬升至比较安全的位置时,对于女儿涉及自己前途的选择,李云才也不再那么坚持了。

“娃这次在康中考到了400多名,成绩还行,她说想到外省读书,随她吧,现在的情况,不需要她我们也能坚持下去。”李云才说。

如今,他变成了一束光

逆境之中,哪怕是一根稻草,也会让人重燃希望。更别说,在李云才心目中,他们一家从扶贫政策中获得的,几乎就是丰收的麦浪。

李云才本就不是一个懒惰的人,陷入贫困主要是源于疾病。以前健康的时候,他也曾到外地打工,准备靠双手改变家庭的面貌。只是那一连串的疾病,让这个年轻人面对生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可贵的是,他依然没有放弃。

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他到村中的香菇种植场打短工,夏天跟着妻子到山上摘连翘,只要能干的,啥活他都干。他就像我们身边众多陷入窘境的人一样,不管嘴里怎么说着泄气的话,但骨子里的那种习性、惯性或者是人之为人的自尊,推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自救者人救,有了扶贫政策的帮扶,这家人终于找到了脱离困境的最好机会。

从山上搬到了城里,政府给了房子,给了日常的药费,给了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那这家人还需要做什么?

他们的回答是:“我们更要好好干了,有了政府兜底,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让政府少操心。”

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李云才到附近的一家扶贫车间工作。虽然是做些手链之类的编织活儿,但他很满意,除了回家吃饭和打针,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

他的妻子,经过人社部门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后,被安排到附近的一所初中食堂工作,一个月能挣1500元左右。去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停学,闲不住的她又在附近的一家饭店找到了新工作,工资涨到了2000元。

李云才的家中,插着一面小国旗,大门的门楣上面,贴着党旗和党徽。

在这个小区里,他除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之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近段时间,疫情有了反弹,他说之后可能还要到社区帮忙,去当志愿者。

去年春节期间,在疫情压力最大的时候,他配合社区组织支部里同是搬迁户的党员参与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那段时间,他们站在小区门口,身边飘扬着党旗,体验着被人需要的成就感。

如今,他们又开始做准备,等待着社区的号令。

除了做志愿者为社会公益出力之外,对李云才而言,将自己的生活过好,也是他对自己的内在要求。这也更是一种态度,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对享有这份善政的态度。

这种态度,让他从原来对着命运逆来顺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一粒沙,变成了如今可以用自己的态度去照亮别人的一束光。

李云才的房子向阳、通透,采访时,温暖的阳光直射进客厅、主卧、次卧甚至包括厨房。暖暖的阳光打在房中的绿植上、茶几上、李云才的脸上,都好像镀上了一层金光。

真的,哪怕是一粒沙,也能活成一束光,也要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