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7日

“十四五”时期是新绛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奋力开新局的五年。新绛县将坚持“三五”工作思路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接续奋斗,狠抓落实,在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新征程中不断拓新局、开新篇。

聚焦发展路径

乘势而上促转型

一是全力当好现代农业“排头兵”。

突出“特”“优”发展。持续做强“粮、菜、果、畜、药”五大主导产业。新建1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争创种子基地,建设万亩省级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万亩设施油桃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园,打造全省最大的优质油桃出口基地。重点打造生猪养殖、蛋鸡产业两大集群,建设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加快开发药茶、中药饮品等特色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

突出经营主体。实行价格补贴、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一揽子政策支持,采取“引进一批、新建一批、壮大一批”的办法,强化指导服务,严格规范管理,让主体强起来。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小农户带动起来。打造“绛州绿”区域公用品牌,指导企业争创优质品牌,把品牌亮起来。

突出提质增效。插上科技“翅膀”。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强五个现代农业研发中心。重点打造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药材药品、肉制品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万安桃花观光、阳王温泉体验等示范小镇,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是全力当好新型工业“主力军”。

加快“三化三制”改革步伐,抓好新材料及高端装备、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电商物流4个“六新”产业园和精品钢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科研力度,切实打造精品钢、绿色煤焦化两个200亿元产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壮筋骨。聚焦“六新”突破,打造3个十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以山西格润时代为龙头,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纯电动中重卡等一批项目。新材料产业上,支持中信金石、中信鑫泰、丰喜华瑞等企业,在延伸精细化工产品基础上,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发展碳基高端材料、煤基(苯)高端化工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上,以金星瑞华、双人药业为龙头,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三是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加快建设核心景区。积极创建绛州署4A级龙头景区,增创龙兴寺、文庙、光村等一批3A级景区。弘扬优秀文化。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文明守望”工程,深入挖掘荀子、《弟子规》、赵氏孤儿等标志性文化符号。抢抓全省重点打造“山西三宝”品牌的政策机遇,做强“绛州文斋”品牌。

四是全力建设商贸物流“集聚区”。

充分发挥消费主引擎作用。高标准建设绛州不夜城、汾河湾市场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策划建设贡院巷步行街、学府康城步行街。推进汽车下乡、家电惠民,着力打造1个至2个电商强镇。加快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和会展经济,培育线上消费、体验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充分发挥物流基础性作用。依托汾河湾市场、西曲蔬菜批发市场等,打造服务晋南的五金交化产品物流集散地、鲜活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集散地。依托开发区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产业园,统筹物流企业、物流枢纽、配送中心等布局建设。

五是全力当好城镇化建设“硬支点”。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老城综合治理和新城扩区建设,高标准打造两个“城市客厅”,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启动大数据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打造“城市大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打造汾南休闲康养、汾北文化旅游和沿汾美丽乡村3个示范片区;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瞄准攻击点位

协同发力增动能

一是创新驱动,厚植发展新优势。

在开发区高标准建设智创城,提升现有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质量标准,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十四五”末,新创建“双创”基地2个至3个,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家、“小升规”企业80家。引导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改革推动,健全发展新机制。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要素向高端高质产业项目集聚,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开展“三块地”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三是开放带动,拓宽发展新空间。

夯实基础促开放,推动实施韩城—河津—侯马城际高速铁路、开发区铁路专线、国道108线新绛段和省道临夏线新绛段改线等重点工程。拓宽领域促开放,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加强与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县市的交流合作。参展办展促开放,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文博会、农博会、西洽会等重大展会,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市级赛事活动在新绛举办。

四是投资拉动,培育发展新动力。

认真落实“六化”要求,把提标、提速、提效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要求,用好“四库”管理模式,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一联五”包联项目和企业制度,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

五是服务推动,营造发展新环境。

要以“放管服效”改革为牵引,推行“一网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确保网办率达到95%以上。在开发区推行“极简审批”,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扎实开展“运才兴运”“绛才回归”。

践行为民宗旨

全力以赴惠民生

一是坚守防止返贫底线。

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对产业扶贫项目、就业扶贫培训继续盯紧抓实,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继续做好兜底保障。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继续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二是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实施镇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落实《新绛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工作方案(2021—2023年)》,加快小学向各镇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实施学前教育普惠行动。实现壮有所为。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三是提升生态环保水平。

加强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治企、减煤、控车、降尘”,深化“河长制”,健全城乡污水处理体系,确保汾河、浍河水质长期稳定达标。紧盯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固废两大重点,做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统筹做好“一泉两河三山”(鼓堆泉、汾河、浍河、峨嵋岭、马首山、九原山)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开展“绿满新绛”行动。倡导绿色方式,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四是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扎实做好“三零”单位创建。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新绛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文字整理:贾体锦 卫世新 李玉婷

摄 影:蔺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