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典型样本

——关于对万荣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调研

2021年04月14日

■张佼雨

养殖业是一个上承种植业、下联加工业的中轴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离不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万荣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荣牧原”)依靠其全国领先的生产技术、环保水平及规模优势,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先导示范和产业带动作用,为发展现代养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集约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猪价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资金、技术、管理不到位的中小散户要么退市,要么不敢补栏。而龙头企业凭借其先进养殖体系,反而进入了快速扩张时代。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化正在加速推进,万荣牧原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样本。该公司于2016年4月注册成立,坚持“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形成了集饲料加工、良种繁育、生猪养殖与销售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这种养殖模式在成本控制、产能扩张、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各养殖环节不出场院闭环式生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2020年生猪完全成本处于11元—12元/公斤,低于规模生猪完全成本均值2元—3元/公斤;二是自建饲料厂、自行育种并全程自养,有效避免了市场上饲料、种猪、仔猪等需求不均衡波动对公司生产造成的影响;三是掌握核心育种技术及先进成熟的标准化作业模式,使得其能够比其他公司和散户更为快速有效地实现产能扩张。凭借这些优势,万荣牧原仅用5年时间,总资产已达8.67亿元,2020年出栏量50.84万头(包括内部流转38.45万头,实际外销12.39万头),营业收入5.56亿元。万荣牧原总体规划12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目前已投产9个养殖场、1个公猪站、1个洗消中心及1个年产45万吨饲料厂,现有育肥产能27.8万头,在建养殖场2个,在建育肥产能16.3万头。一端是原粮输入,另一端是猪肉流水线输出,真正实现了养猪全程产业化、系统化、工业化。

科技先行,打造安全健康产品

养猪业虽历史久远,但如何运用好技术和管理来大规模养猪,却是新问题。万荣牧原按照品种优良化、设施现代化、防疫规范化养殖要求,钻研技术、创新突破,实现养猪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生产全环节可知可控可追溯,确保了猪肉食品安全健康。

开好“源”,优化品种繁育。长期以来,多数养殖户或饲养当地的土杂猪,或引进了生产性能低、谱系不清的品种,同时对繁殖规律掌握不准,导致生产水平起点低、成本高、质量差。万荣牧原坚持将良种繁育作为提升产品品质标准的“源”动力,设立专门的育种部,建有种公猪站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完整的“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生猪”代次繁殖体系,使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目前养殖的生猪以长白、大白、大长及长大等优良品种为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口感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为向市场提供高品质生猪打下了基础。

铺好“路”,设备智能升级。传统的粗放式养殖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为养猪行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万荣牧原立足智能发展浪潮,搭建起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和生猪销售等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平台;饲料厂生产全程采用荷兰进口工艺wincos系统,一键式拉动生产,实时更新灭菌及能耗数据分析,确保每项资料都有据可考;自主研发智能化养殖装备,喂料供水、猪群监测、粪污清理、控温控湿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万荣牧原在创新中发展壮大,集技术范围之广、学科跨度之大、装备之精良、功能之完备于一体,实现了养猪的自动化、机械化,并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迈进。

把好“关”,严格疫病防控。2018年的非洲猪瘟对养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生物安全防控要求,集约化养殖规模大、密度高,更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万荣牧原投入大量资金,培育大量技术研发人员,实现对猪群吃住行的全方位把控。“吃”上,自产优质饲料,消毒洗消、分样检测,确保原料安全;采用“双调制+双保持”工艺,两次高温灭菌使非洲猪瘟等病毒彻底灭活;通过管链密闭运输,规避了运输途中传染疾病的风险。“住”上,创新研发出了集新风高效过滤、通风智能精准、出风灭菌除臭于一体的“三防”猪舍,防病、防臭、防非瘟,全面提升生物安全等级。“行”上,巡检机器人集成了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像仪等各类传感器,实现猪群健康趋势提前预知、异常信息及时预警和处理,提升猪群健康管理水平。

产业引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现代养殖业能够打通粮食种植、饲料、养猪、屠宰、食品加工整个产业链,并拉动物流运输等行业共同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万荣牧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优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向农业、农村、农民分享发展红利,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路子。

关联带动,助力农业“强”起来。种植业是养殖业的上游环节,万荣牧原多措并举,推动关联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粮食种植,万荣牧原所用饲料原料全部来自万荣当地,饲料厂满负荷运行可收购消化玉米、小麦等36万吨,延长了粮食加工链条。强化技术指导,邀请农业专家定期为各场区周边村庄农户讲解关于小麦、玉米、果树病虫害管理等知识,提供精准的农技服务,帮助农户科学种田。无偿沼液还田,让养殖场沼肥“变废为宝”,在施肥季节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户;将浇施管道铺设到田间地头,解决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土地肥力、当地气候和农作物营养需求“一场一策”出台浇施方案,确保科学浇施沼液,覆盖良田面积共计4000余亩,有效减少农户化肥施用量,既节约了成本,又推动了土壤改良,每亩可提升产量约20%,能为周边辐射范围农田增收100万余元。

节能减排,助力农村“绿”起来。针对养殖密度大、环保压力大的现状,万荣牧原以“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为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源头控水,全漏缝地板免水冲工艺、创新改进限位饮水器、高压水枪清洗刷圈,最终实现上市一头猪仅需用水1.6立方米—1.8立方米,为行业标准的三分之一。种养循环,围绕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固体制作有机肥外售,液体经厌氧处理后储存于沼液池,探索形成了一套通过生态环境部认证的“种植—养殖—沼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大力落实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清洁生产,沼液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周边农户发电,创新研发出采用热交换系统的无供热猪舍,大量节约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大气污染。

兴企富民,助力农户“发”起来。万荣牧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探索形成“龙头企业+政策+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5+”扶贫模式,在资产收益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对当地给予了大力支持,被评为2020年“山西省扶贫龙头企业”。万荣牧原依托农牧养殖扶贫合作社,通过集中投资建场的方式,累计帮扶贫困户63户,分红22.05万元;以产业带就业,开展扶贫专场招聘活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公司固定员工923人的90%以上来自万荣本地,带动贫困户就业52人;致力教育提升,2017年至2020年,共资助405名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教育资助金额达到110万元。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万荣牧原将努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扩大扶贫产业规模、提升扶贫产业层级、完善长效扶贫机制,在确保贫困百姓脱贫不返贫的同时,以更大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