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文明礼仪 共创文明校园

2021年07月23日

􀳁李 东

当前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应当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入手,具体从“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以及“公共礼仪”四大领域进行礼仪教育,今天先从个人礼仪讲起,那么个人礼仪都包括哪些内容?应懂得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细节呢?

按照礼仪规范,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也不同。常用的礼貌用语一般分为问候语、致谢语、致歉语和迎送语。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问候语开始:

问候语是人与人见面打招呼常用的语言,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也是最基本的礼节。它由称谓和问候语言两部分组成。

称谓在问候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确恰当地称呼他人可以使问候语更加亲切、自然。比如“李校长您好”“刘爷爷晚安”等。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使用人称代词“你”或“您”;对长辈、平辈,可称“您”;对晚辈,则称为“你”。对亲属的称呼是约定俗成的,如父亲的父亲称为“祖父”,父亲的祖父称为“曾祖父”,姑、舅之子称为“表兄”“表弟”,叔、伯之子称为“堂兄”“堂弟”等。

对有身份、年纪大的长者可以用“先生”或者“老师”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之间可以以姓名相称;对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亲人可直呼其名或者使用其爱称,如“小宝”“铁蛋蛋”等。

在人际交往中,应当学生先向老师问候、晚辈先向长辈问候,同学之间交往应主动向对方问候。

我们来谈谈个人礼仪中的致谢语。

莎士比亚说过:“最微小的服务,也应该得到一声谢谢。”对于同学们而言,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增加礼仪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谦逊温和的性格,形成尊重他人的态度,成为一个感恩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谢谢”一词,为了加强感谢之意,可以加某些副词,如“十分感谢”“非常感谢”等。针对某一具体事件向人致谢,通常会说明致谢的原因,如“让您替我们费心了”“这件事情有劳您了”等。

下面讲一讲个人礼仪中的致歉语。

在现实生活中,在不经意间给他人带来不便或打扰到他人时,应主动及时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歉意,化解冲突,求得他人的谅解。在向别人致歉时应当真诚,眼睛应注视着对方,用清晰恰当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歉意,常用“对不起”“抱歉”“请原谅”“失礼了”“打扰了”“实在不好意思”等,并且用委婉的口吻。

接下来再聊聊个人礼仪中的迎送语。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好客的民族,热情待客,使人宾至如归,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优良传统。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来、送往是社交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礼貌用语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欢迎用语往往离不开“欢迎”一词,一般常用的欢迎用语有“欢迎光临”“非常欢迎”“您好,见到您很高兴”“一路辛苦了,欢迎您的到来”等。接待客人时,应主动致以问候,热情亲切,认真专注,声音柔和,面带微笑,使对方产生被重视的感觉。

送别用语常用“再见”“请您慢走”“欢迎再来”“一路顺风”“多多保重”等。当客人离开时,应婉言相留,这是情谊的自然流露,并非俗套或多余。送客时,应走在客人的后面,一般应送到门外或楼下,表示欢迎客人下次再来,并挥手致意,目送客人远去。

以上讲了个人礼仪的相关内容、礼仪规范和应注意的礼仪细节,最后通过一则小故事《五里与“无礼”》,阐明个人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看看听完后同学们会受到什么启发——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着马赶路,时至黄昏,还没有找到住处。忽见路边有一老农,他骑在马背上便高声喊:“喂,老头儿,这里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说:“无礼!”年轻人以为他说“五里”,于是策马飞奔,向前赶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想,这老头真可恶,回去非得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间,他醒悟过来——莫非他说我“无礼”?

(作者系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