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呵护孩子们快乐成长

——我市社会各界对“双减”意见出台的热烈反响

2021年07月30日

■本报记者 李宏伟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国家“双减”政策文件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市得到了广大家长、学生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减负民心所向

落实最为重要

《意见》出台后,得到广大家长的积极回应,大家关心较多的是孩子在校的学习质量,以及孩子能否全面快乐地成长。

“这次国家层面的‘双减’文件真是很及时,很细致,要求很严格,我觉得这是对目前孩子沉重教育负担的一次释放。”近日,在市区体育公园里陪孩子练习篮球的学生家长王志宏说。他希望,“双减”文件能很好地被执行下去,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管落实,注重实效很重要。

魏风小学三年级学生冯琳涵的妈妈段瑞说,全家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孩子周末参加4个辅导班,校外辅导部已成为家里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她觉得“双减”文件的出台很好。去年以来,魏风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孩子放学后,在学校参加机器人社团活动,很好地解决了放学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还发展了孩子的兴趣特长。“双减”文件的出台,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作为父母,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合理规划孩子成长,不盲目参加课外辅导。

临猗县临晋小学一学生家长宋先生说,作为家长,他认为落实“双减”文件很有必要,大家都不用再上补习班,把假期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一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体育、画画、唱歌等,希望学校不仅指导学生学习,也能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永济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董瑞梅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文件中提到学校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平均时长不超60分钟。她觉得特别好,这样孩子每晚每科作业15分钟—20分钟高质量完成,从而能保证足够的睡眠,形成良性循环。

芮城县第四中学学生家长宋元科说,“双减”文件的出台作为家长坚决支持,既减轻了家长的精力负担和财力负担,更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走出书本,融入大自然体验生活。当然,还是担心课外辅导机构“弃明投暗”,转为“地下”辅导,收费可能更高,“内卷化”可能更加严重。

做好课后服务

学校责无旁贷

对于《意见》的出台,我市一些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及早作准备工作,以便做好下一步的“双减”工作。而作为教师,大家也开始谋划教学思路,怎样向课堂要效率,给孩子们更好的教学质量。

魏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凌建红说,“双减”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魏风小学将落实“双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坚持应教尽教,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二是加强作业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三是做好课后服务工作。通过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临猗县临晋小学校长靳晓红说,“双减”政策的落地,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习回归校园,学校需要在学生教育上更加用心。对于学校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以及统筹作业的布置工作。首先,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在作业布置上学校应该站在统筹管理的角度进行规划,让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能够更加科学、更加贴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其次,课后服务上如何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如何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天赋,同样是学校方面需要用心考虑的。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最后,“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学校创新思路,变革教育教学和评价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

芮城县第四中学校长赵永胜认为,落实“双减”需要内外兼治,特别是作为学校,更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深化课堂改革,增强教师对教学环节把控能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能动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要合理布置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量,鼓励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个性化作业以及弹性作业,坚决杜绝“海量作业和题海战术”。要推行课后服务,杜绝无限制地随意延长教学时间,并根据学校实际,推行有限的延时服务和错时放学。

永济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更新认为,“双减”文件是一项深受社会关切和家长期待的民生工程,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力举措。为了深入落实“双减”精神,学校将深入研究“作业的留法”,强力推行“三分”措施:分别对待、分类要求、分层布置,让优等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学困生吃得了。立足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学生的兴趣培养、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不搞“一刀切”,倡导“个性化”。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使家庭作业体现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同时,不断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让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学生完成作业的家园、社团活动的乐园,特长培养的学园,让每一名学生沐浴素质教育的阳光,幸福生活,快乐成长。

平陆县直初中校长孔令章说,此次“双减”文件在校内方面提出了非常细化的要求,比如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学校要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县直初中已经从学校层面上落实相关工作,教学上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上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评价上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作为一名学校老师,对于‘双减’文件的出台很支持,现在孩子压力确实有些大,作为老师,虽然可能要忙起来,累起来,但是教书育人,我们责无旁贷。”临晋小学教师邓晓霞说。

永济市实验小学教师杨柳说,“双减”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则,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和焦虑,保障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习能更好地回归校园。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减少作业量,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坚决杜绝学生书面作业量过多;提高作业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强化教师职责,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讲解。

魏风小学数学教研主任、教师李毛宁说,落实“双减”,作为老师要深入研究“减什么”,多样化探索“如何减”。“减什么”就是减轻学生课堂压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如何减”,一是减少作业量。学校出台作业管理办法,杜绝机械作业、重复作业。二是提高作业质量。根据学科规律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三是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反馈。四是减轻家长负担。不提倡家长批改作业,减轻家长负担。

及早谋划到位

开创教育新局

义务教育“双减”文件的出台,我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行动,及早动手,早日谋划,让“双减”政策实打实落地生根,惠及广大学生,助力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

闻喜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宏晓认为,“双减”政策回应热点难点,导向目标明确,是推进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及时雨、定心丸和指路灯。为此,县教育局及早动手,做好规划,一是提升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助推素质教育真正落地。二是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实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课内“吃饱吃好”。三是统筹作业总量,落实以班主任为主的协调机制,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四是完善课后服务,拓宽培养渠道,大力实施兴趣培养与素质教育,以“第二课堂”促进“五育”实施。五是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校外时间,开展日常劳动、体能锻炼、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引导孩子们了解社会、关注生活,使学校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切实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另外,探索增效校外培训机构功能、助推“五育”并举实施之路。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尝试校外培训公益化模式。同时将开始建立与完善综合教育评价体系,助推教育综合改革。

绛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海龙说,《意见》的出台,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思路,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教育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为了落实好文件精神,县教育局将在县城三所公办小学中开展“双减”试点工作。主要措施:一是提高教育质量,着重从提高师资水平、作业设计及作业管理水平方面持续发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着重从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方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做到校内校外减负同步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垣曲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红云表示,垣曲县教育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双减”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规范办学行为,加强作业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常态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在从业人员资质、资金监管、合同使用、课程质量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服务行为。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扩大课后服务供给覆盖面,多措并举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