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旅游节前探访平常街的“不平常”—

街在青山下 人在画图中

2021年09月16日

■见习记者 牛嘉荣

秋日中条,层峦叠翠。

9月14日,记者来到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看到在青山蓝天的环抱下,位于关帝家庙与关帝圣像景区之间的一条仿古步行街已拔地而起,一幅勾勒文化底蕴与承载城市精神的画卷徐徐铺开。

从入口楼牌到过街廊桥,从砖木卯榫结构到青石地板,从“三雕”技艺到彩绘图案……众多的“不平常”为平常街浸润了丰富的关公文化内涵,也将为关帝家庙历史文化景区注入新的活力。

历史文化画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倡导,提出了擦亮关公文化招牌的文旅发展方向。南望巍巍中条、北眺关帝家庙的平常街作为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恰恰勾勒出一幅展示历史文化脉络的文旅“新”画卷。

常平关帝家庙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内外唯一的关帝家庙,是我市一张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在盐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城三带三区’产业布局中,平常街既在中条山文化旅游产业带上,也在关公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中。平常街依托关帝家庙的唯一性,致力于打造中部崛起、城乡融合新样板。”平常街企划部负责人阴思岐介绍道。

踏入平常街施工现场,入口楼牌、过街廊桥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历史栈道。从整体看,在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中,街区风格、建筑风格渐露全貌,描绘出具有历史沉浸感的古建筑群画卷。“平常街街区由相互垂直的一条主街和一条侧街构成,呈T字形。街上建筑仿照明清风格,采用传统砖木结构,为前铺后院式格局,整体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和单体商铺。”阴思岐说。

从细节看,大量的雕刻工艺——木雕、石雕、砖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以“三雕”作依托,配以红黄蓝绿为主色调的彩绘图案打造出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阴思岐指着其中一块已经完工的木雕作品,“这幅雕刻作品讲述的是关公故事《读术图》,反映了关公学习和练武的场景。”

文旅融合画卷

关公文化作引领,文旅产业新发展。平常街以关公文化为内核,不仅要从建筑、雕刻上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更要形成包容、时尚、多元的业态分布格局,使之成为一幅吸引市民、游客的市井烟火长卷。

“平常街主推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信俗祈福、文创购物、文化展览五大业态分布格局,努力打造‘城市微度假’概念村,赋予伫立千年的关帝家庙以新的活力。”阴思岐在平常街正在建设的祈福广场向记者现场介绍,“未来将把文创购物融入旅游参观,并推出‘关公豆腐’‘关茶’等独具特色的美食或礼品,不仅要吸引关公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更要依托新技术吸引更多年轻人打卡游玩。”

融合技术艺术,才能讲好关公故事。新品种、新节目、新创意和新的演出形式,将推动关公文化的创新发展,挖掘潜力,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时代价值。平常街将用适应人们审美变化的新形式,使传统文化“活”起来,演绎一幅重现历史盛景、加速城市更新的生动画卷。

“为了能让游客完成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平常街将提供众多演艺互动,形式多样地重现关公生平。”阴思岐笑言。

乡村振兴画卷

在平常街文旅融合不断探索的同时,常平村也大跨步迈向新的发展境界。平常街作为常平关帝家庙景区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常平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自水解线常平段绕行道路改造完成后,从市区驱车前往平常街花不了多少时间。”常平村村民张爱平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改造前的乡村公路柏油脱落,路并不好走,旅游资源也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

如今,一条平坦整洁的道路从市区通往关帝家庙,两旁的树木青翠动人,这既是连通关帝家庙、关帝圣像景区和解州关帝祖庙的文旅融合之路,也是连通景区与城区、文化与乡村的振兴之路。乡村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如何让常平村村民从离开农村到主动回乡,再到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常平村乡村振兴板块的重中之重。

改造旧屋,村貌一新。“首先进行常平关帝家庙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平道路、盖新楼,努力使常平村房屋建筑风格与平常街保持一致;其次将原先的县道改造成仅容小车和游客通行的林荫大道,使用透水混凝土建造健身步道和公园广场。这样不仅使常平村环境更为美观,还提高了常平村村民的便捷度和幸福感。”阴思岐介绍沿街立面提升改造工程时指出,“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效益。道路两旁的树木都是原有的名贵品种,在保护的同时适当改造,致力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最终实现村民人均收入的较大提升。”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脉与灵魂,文化必将为城市软实力赋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不久的将来,市民、游客既可在平常街的文化氛围里休憩娱乐,又可在关帝家庙前感受历史厚重,在文化的乡愁中涵养心灵,塑造品格,进而迸发出更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压题照 常 奇 摄

下图为工人为木雕绘彩 牛嘉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