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甲流如何 分区域、分类别 做好消毒工作

2023年03月10日

甲型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引起聚集性感染。正确消毒是切断甲流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之一。

家庭、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该如何做好防护准备,出现病例时又该如何保证其他成员不被传染、及时科学地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有以下要点需掌握。

家庭这样做好消毒和防护:

勤通风 空气流通是预防流感传播的重要措施。应注意开窗通风,每日通风2次—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做好手卫生 做好手卫生是预防流感传播的有效手段。外出归来、接触鼻涕唾液后、吃饭前、如厕后等都应该做好手卫生。清水+肥皂/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充分搓洗即可。

戴口罩 甲流高发期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区域,出行时规范佩戴口罩。

当家中有流感患者时,除勤通风、加强手卫生外,还应注意做好患者的隔离与其他人的个人防护,对可能被污染的物体台面做好清洁与消毒。对于患者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也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湿巾有效成分多为复合季铵盐类,按说明书使用即可;对于小件物品表面也可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患者产生的垃圾要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扎紧塑料口袋打包,再次消毒后丢弃。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预防和消毒这样做:

勤通风 学习、生活场所要在确保室温的前提下,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做好室内通风 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在无人条件下,学校和托幼机构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有条件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也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做好日常清洁 每天放学后对门把手、桌椅扶手、楼梯扶手和饮水机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食堂和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做好定期清洁消毒工作。

有病例发生时,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手卫生,对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对于门把手、课桌椅、楼梯扶手、玩具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400mg/L—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或次氯酸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做好健康教育 宣传流感防护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咳嗽礼仪等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消毒剂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使用,现用现配;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含氯消毒剂不能与洁厕灵等洗涤剂同时(混合)使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火源,不能用酒精对空气喷雾消毒及大面积喷雾消毒。 张喜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