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滋养下的乡风民俗

2023年07月11日

本报记者 游映霞

如果说黄河是运城市的根脉源流,那么民俗风情就是黄河流经运城赋予的文化标识。千百年来,浩荡黄河水,奔流不息,滋养着黄河沿岸的儿女,也孕育出了运城这座城市的文化。

走过岁月长河的运城,自是有着传统的一面:为祈求五福临门、四季平安而演变出多种形式丰富、饱满人情的社火民俗,承载着悠悠乡愁、美好期盼的艺术表达。运城人民蕴含着对家乡和自身身份的认同,以民俗方式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情故事。

每年元宵节夜晚,一踏进河津李家堡村,无数花灯飞旋,似繁星明灭闪烁,灯阵游弋,别有一番韵味。几十甚至上百名马童装束的跑灯者,手举灯架,身戴各种音色的马铃,碎步跑动,时吹口哨,穿插掏花,蜿蜒行进。加之锣鼓遥相伴奏,整个表演,浑然一体,有声有色,令人叹为观止。据传三百余年前,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的原理创制,每盏花灯架用葵杆或竹杆扎结而成,白麻纸裱糊,灯面还会贴以花、鸟、虫、鱼、人物等剪纸。整个转灯工艺,熔剪纸、裱糊为一炉,集几何、力学诸原理,匠心独运,精巧非常。

万荣软槌锣鼓,是一项在万荣才能听到的绝活。表演者身穿古代军服式样的演出服装,看起来英姿飒爽、威武雄壮,表演时要上下挥动手中软槌,挥动时软槌要在脖颈和腋下来回翻飞环绕、辗转腾挪、变化多端,动作粗犷豪放、雄浑奔放。与其他锣鼓相比,万荣软槌不是木制的,而是用粗麻绳编织而成。鼓、锣、钹都比其他锣鼓相对较大,大的鼓面自然带来了更大的振幅,声音自然十分雄厚有力。每每软槌落下时,万荣人穿越历史沧桑的呐喊,在天地宽广的田野地间,在黄河岸畔都能为人听到。

黄河不仅孕育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这些民间习俗还没有退到城市的角落。400多年前,万荣出现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万荣抬阁。

抬阁时,数名儿童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装扮成相应的造型,再固定在四方形阁子的铁柱和支架上,由人抬着行走。万荣抬阁融当地民间传说、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构思新颖,内容丰富,以奇制胜,以险动人,一出折子戏、一个故事、一段传说就是一架抬阁,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泥土与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为保护农业根基,黄河岸畔民众演变出祈求风调雨顺的社火仪式。每年正月,临猗县一带举办一种社火“扎马角”活动。“扎马角”是用一头为锋利铁尖制成的钢钎穿透嘴角的表演,表演者需要用近乎筷子粗的金属制成的钢钎从嘴中向嘴角刺出。一通惊心动魄的锣鼓声之后,“马角”们还要完成“上马”“逗马”“下马”仪式。在永济和芮城,每年农历二月初的庙会,街坊们光着膀子,腰系兽皮,身着短裤,穿着拖鞋,背着厚重的冰块,嘴里含着冰棍,一路上敲锣打鼓,游街串巷。通过这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表现出世世代代人民的朴素愿望。

与田野相伴,与生活共鸣,艺术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色。黄河水流经运城,带来随处可听、可见、可感知的律动,自然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声音”。芮城位于山西南端,南望黄河,北依中条山。芮城线腔是当地特色地方剧种,线腔传统的表演方式主要是通过提线控制木偶而展开的表演,演出以打板师傅一人说唱为主,搭戏的提线演员为辅。20世纪60年代后,芮城线腔从过去的一人说戏、线偶配合的形式,转变为角色扮演。激越奔放、慷慨悲歌代表了线腔的音乐特色,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线腔受到当地蒲剧、眉户等剧种影响,博采众长,形成了高亢清新、婉转缠绵的唱腔风格和独具一格的表演程式。

平陆高调,原名“丝弦戏”,俗称“山窝子戏”,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演奏时所用主奏乐器是四胡(四弦),故又称“四弦书”。平陆高调集民间说唱与口头叙事作品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突出当地民风特色及传统美德的风貌,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意义。

西石霸王鞭是流传于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西石霸王鞭又名“打花棍”,是一种列队的舞蹈形式,舞者手持单鞭或双鞭,表演动作主要有摇鞭、跌脚等十多种。在表演中,随着鼓点的节奏,男女舞鞭者手持花鞭,时左时右地挥动,敲击自己的手、臂、肩、脚等不同身体部位,鞭杆绕身,彩穗飞舞,让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不论采取哪种艺术形式,这些民俗无不以其独特的理解和手法生动地表现出生活百态,反映了民众思维与物质观念。黄河沿岸的人家依旧踏着朝阳朝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出发,老朋友们聚在一起表演,有时在文化广场,有时在学校校园里……黄河岸畔的人们,老人们口述过去,带着新一代的青年人传承,共同编撰书写着厚厚一册有关民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