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抗日游击队五大队政治指导员解文奎

成立抗日话剧团 创办地下交通站

2023年08月16日

解文奎(1916—1942),平陆县张村镇三湾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1937年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任平陆抗日游击队五大队政治指导员、山西新军二一三旅五十九团五连指导员和中共支部书记。1940年冬创办平陆党的地下交通站,任站长。1942年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牺牲时年仅26岁。

解文奎出身富裕家庭,家境殷实。9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其母杨玲玲拉扯三个儿女长大。那时,解文奎家周围的土匪、恶棍,把他家看作一块“肥肉”,不时抢劫骚扰。同族本家还以族长、村长的特权,千方百计陷害他们孤儿寡母,妄图侵吞他家的财产。

1930年,解文奎考入平陆县立第一高小。第二年冬,他参加学校师生发动的抵制日货和反对贪官污吏的爱国群众运动。在运动中,他目睹县长、公安局局长被赶下台的情景,明白了读书的目的不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而是国家富强、解放劳苦大众。

解文奎学习兴趣广泛,尤其喜爱阅读书报杂志、讨论时事政治。1933年,李绍伯等人在县城举办青年读书会,号召有志青年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以振兴中华民族。解文奎深受启发,积极到读书会借阅革命书籍,并和读书会会员讨论救国救民的问题。

1936年,解文奎在陕县九中毕业,得知西安是抗日救国的革命圣地,便奔赴西安读书“取经”。在西安读书期间,他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的故事,见到许多进步人士,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他还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同年冬季,解文奎在西安购买了一批革命书籍带回家乡平陆。他仿照青年读书会的办法,在自己家中收拾了一间屋子,用来陈列这些革命书籍,并号召青年读书,研究救国救民的道理。他的爱人贠华(又名贠宝英,解放后曾任国家物资局人事处处长)、胞弟解文焕(烈士)、内侄贠学增(烈士)等优秀青年,就是在这里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

解文奎从西安回到平陆后,与地方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接上了关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初,他由省里派来的村政协助员高功淑介绍加入牺盟会,根据牺盟会的安排和刘翻身(烈士)、薛经伦等人一起筹建平陆县知识青年战地服务团,并被选为七名常委之一。

知识青年战地服务团有三项任务:一是组建抗战图书馆,传播革命真理;二是成立抗战话剧团,编演抗日节目;三是协助牺盟会筹建抗日游击队。解文奎分管抗日话剧团工作。为了办好剧团,他说服母亲和爱人,为话剧团捐了一百多元(大洋)以及衣服数十件。在剧团,他既编剧本又当导演,有时还充当演员,日夜忙碌。

一次,剧团到其岳父所在的南吴村下乡演出。解文奎的岳父是该村的富户,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其岳父觉得女婿上台演戏不光彩,拒不看戏,对解文奎也不理睬。在爱人贠华的帮助下,解文奎登门向岳父一家宣传革命道理。经过一番宣讲,其岳父与家人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支持解文奎的抗日救国行动,还为东北流亡同胞捐了钱款和衣物,家里的年轻人也都纷纷走上社会,参加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

为了便于工作,解文奎发展贠华加入民先组织,后又介绍贠华加入中国共产党。贠华入党后就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为丈夫保管文件、接应来往同志、在他们开会时站岗放哨、为东北流亡同胞捐款捐物……解文奎担任平陆抗日游击支队五大队政治指导员后,为支持部队和儿子战胜困难,其母亲杨玲玲捐献粮食一百石,并将自己的家作为伤员护理所和军械仓库,帮助部队护理伤员,保管缴获来的小炮两门、步抢五十支。同时,她还支持儿媳妇贠华赴抗大晋东南分校学习,被战士们誉为“革命妈妈”。1940年3月,日军再次“扫荡”平陆县,“革命妈妈”杨玲玲不幸被日军杀害。

1938年3月,平陆县抗日民主政府对全县30余支抗日游击队进行整顿,统编为平陆县抗日游击支队。解文奎任五大队政治指导员。他和大队长祁振汉率部先后在龙门关、县城以至解县、芮城等地袭击日军,并取得多次胜利。1938年7月,平陆抗日游击支队编入山西政卫三支队,解文奎任二大队五中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同年12月,政卫三支队升编为山西新军二一三旅五十九团,解文奎任五连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营党委委员。

1940年冬季,县委决定由解文奎协助薛勤在县城创办党的地下交通站。为解决办站经费问题,解文奎又一次捐款300元(大洋)。1941年,交通站领导人薛勤调到部队后,解文奎负责交通站工作。

1942年春,后湾村村长、日伪情报员侯某,凭借职权多次找借口向解文奎“借”钱。有一次,侯某要借100元(大洋),文奎只借给他80元(大洋),侯某便怀恨在心,向日军报告:“解文奎是八路军指导员,是共产党在平陆的坐探。”日军趁解文奎赴圣人涧获取情报时抓捕了他。

解文奎被捕后,日军企图从他的口中得到平陆地下组织的情况,用各种手段引诱并施以残暴酷刑,但都没有达到目的。解文奎还在狱中组织难友开展积极斗争。1942年4月,他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走向刑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