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做好健康“功课”

2023年09月08日

本报记者 魏 濛

进入9月,我市中小学陆续开学,从“暑假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从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转入新学期校园生活,学生们的身心都需要调整、适应,加之新学期开学正值秋季,又是呼吸道、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孩子们的健康问题也重新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一个话题。

新学期,如何让孩子们以最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呢?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卫枝,给家长和同学们开出了调适饮食防病、合理营养提高免疫力、补充营养免入误区的健康处方。

营养餐食 防“病从口入”

秋高气爽,暑气退去,学生们告别暑假,重返校园。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生们重新回到校园,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可能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干扰,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方面的反应。”卫枝说,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除了食物不洁等因素,多是饮食不当所致。因此,秋季护理肠胃,首先要学会“吃”,通过合理饮食可预防和缓解肠胃方面的疾病。

怎么才能做到营养餐食呢?卫枝介绍,秋季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身,饮食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则,注意荤素、粗细的合理搭配,做到营养有度、膳食平衡。

“初秋饮食应遵循‘增酸减辛,以助肝气’的原则。刺激性食物应当少吃,如大蒜、姜、花椒、辣椒等。少吃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胃气不和,表现出纳差乏力的症状。”卫枝说,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所以建议给学生适当吃酸味食物,酸入肝能够强盛肝木、收敛肝气,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对身体不利。

在兼顾保肝护肝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水分、温胃和中,其中稀饭、菜汤就是不错的选择。进入秋季,多数孩子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粥正是调节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后早晨喝粥,既可祛秋凉,又能防秋燥、和中健胃,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健脾、润燥、益肺的食物或药材,如百合、银耳,对身体更有好处。此外,各种菜汤也具有稀释盐分、补充水分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合理营养 打好免疫力“提升战”

合理营养是保障和提升免疫力的基础。

“儿童、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吃饭,吃饭是为了获得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素,使人体的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卫枝介绍,蛋白质是细胞更新和修复等方面所必需的,免疫细胞和抗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维生素、矿物质对免疫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反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后,也不易恢复。

合理补充营养对提高学生们的免疫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在平时该如何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呢?卫枝从五个饮食方面给予了指导。

补充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说是人体内细胞组织重要的组成成分,想要细胞活力好,那么摄入优质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一天应摄入蛋白质70克以上,其中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奶等,应该占到蛋白质供给量的30%—50%。

每天该如何补充优质蛋白质比较好呢?建议是每天吃一个鸡蛋,喝牛奶每天在300毫升以上。在吃肉方面,动物瘦肉不宜多吃,建议吃鱼肉,因为鱼肉含蛋白质丰富,脂肪少,吃了不容易发胖。

勤吃蔬菜水果。多数孩子平时喜欢吃肉类,却不喜欢吃蔬菜水果,或者是吃得很少,从而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太合理。这样的结果就是容易发胖,长此以往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免疫力自然会下滑。

因此,在平时应当让学生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才能够补充各种各样且足够的维生素、丰富的膳食纤维、大量的微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这样身体得到的营养才全面、均衡,才能够提供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营养,免疫力才会好。

建议每天吃两种水果或者两种以上蔬菜,这样才能够有效摄入维生素。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这对身体健康和免疫力的提升更有好处。

粗细粮搭配。学生们平时的饮食当中,主要为细粮,而忽视了与粗粮的搭配。其实粗粮含有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各种矿物质,这些能够与细粮营养进行互补,从而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制造抗体等免疫功能。

建议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等粗粮能够占到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样就能够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不容易出现“小胖墩”。

喝水要足量。不要小看水,更不要小看水的营养和作用。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只有喝足够的水,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才会正常,因为有很多代谢是少不了水的参与。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有利于身体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这些都是保障身体健康、保障身体免疫力所必需的。因此,建议大家喝水要足量,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

脂肪和盐摄入不超标。脂肪和盐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两种营养物质吃多了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不是说不能吃脂肪和盐,在平时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量不超标即可,建议脂肪每天摄入在45克左右,盐每天摄入不超过6克。

只有控制好脂肪和盐分的摄入,才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免疫力才会好。

补充营养 别“补”得太过

“天气转凉,可以炖排骨、猪蹄,给孩子补补。”

“孩子挑食,晚上一定要多做点荤菜。”

“孩子正长个头,要坚持每周煨骨头汤,补充营养。”

开学以来,如何为孩子补充营养,成为妈妈们热议的话题。

“与其想方设法为孩子补充营养,不如纠正孩子多吃零嘴、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卫枝认为,家长陷入“营养焦虑”,盲目为孩子进补,反而可能将孩子“催成”小胖墩,出现另类“营养不良”。

“能量过剩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卫枝说,如果孩子晚餐摄入热量过多,却来不及消耗掉,就可能会导致脂肪堆积、体重增加,扰乱身体代谢,为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压埋下隐患。学生每天需要摄入多少营养,中国营养学会对此早有推荐,均衡、适量、多样化才是最佳。卫枝提醒给孩子补充营养时要注意避开这些饮食误区:

多吃是福。家长认为多吃是福,专门做孩子爱吃的饭菜,以增加孩子的食量。如不注意合理搭配、调整膳食结构,孩子可能会出现宏量营养素超标与部分微量营养素不足并存的情况,这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

大鱼大肉营养好。不少家长认为吃大鱼大肉才更有营养。实际上,肉类摄入超标后,会增加孩子的代谢负担,且伴随肉类进食得过多油脂也会令孩子发胖。

每周喝汤才补人。传统观念认为,食物熬汤后,营养成分会溶解在汤里,多给孩子喝汤,能摄入更多营养价值。但有研究表明,肉汤的主要成分除了水外,大部分是油脂及嘌呤类,所含营养物质很有限,没必要刻意追捧。

保健品不能少。“我们家孩子已经吃上了保健品。”市民鹿女士说,她给孩子买了微量元素片和儿童型蛋白粉,希望能给孩子打好身体基础,以免影响学习。卫枝说,有些家长认为,适当给孩子吃营养品、保健品,能帮助增高、补脑。其实,如果孩子平时饮食均衡、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没必要盲目给孩子补充其他营养补充剂,以防“进补”过头导致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