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3日
卫金柱(1922—1945),新绛县柳泉镇孙家院村人。他作战英勇,多次立功。1945年8月,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牺牲时年仅23岁。
1938年3月,新绛沦陷。15岁的卫金柱目睹日本侵略军暴行,报名参加新绛县抗日人民武装自卫队。
1938年10月,新绛县武装自卫队改编为山西政治保卫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卫金柱被编到三支队九中队当战士。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山西政治保卫队的作战范围由新绛扩展到稷山、乡宁、吉县、河津、汾城、襄陵等周边7县。
1939年3月的一个夜晚,山西政治保卫队第三支队准备向襄陵县景村的一个日军据点发起进攻。由于叛徒告密,部队反遭敌军包围。
突围战中,卫金柱作战英勇、表现出色。同年9月,山西政治保卫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合编为山西新军二一三旅,卫金柱被编入五十七团三营九连。
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后,为突破敌军进攻,我军以连队为单位,开展游击战争。卫金柱所在的九连在乡宁县堰子村与日军进行激战。卫金柱英勇机智,枪法精准,弹无虚发,凭借一人之力,击毙16名日军。由于队伍装备不足,多数队员不幸牺牲。
队伍撤出后,他和十几个战士转战于山地密林。徒步数百里后,他们终于在晋东南沁源与大部队会合。
1940年8月10日黎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一二九师一部和山西决死纵队三个团向驻榆社日军的一个大队展开猛烈进攻。驻沁县日军派兵增援。我军五十七团把增援日军死死地阻击在沁县与榆社之间的东石岩村附近。
傍晚,一二九师与决死一中队攻克榆社城,歼灭守城日军。增援日军在撤退时,被我军全部歼灭。
在这次战斗中,卫金柱再次发挥了“神枪手”的威力,一人击毙15名日军。战后,八路军总部特别号召全军学习卫金柱“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
1942年4月,卫金柱护送一批重要物资和人员返回太岳区。途径“白晋铁路”封锁线时,陆续有人掉队。卫金柱既要守着患病多日的指导员芦中和,还要负责断后和收容任务。队伍行至途中,被100余名日伪军赶上。经过一场恶战之后,卫金柱和芦指导员被捕,被押往县城的日军监狱。
在狱中,二人历尽酷刑,坚贞不屈。敌人对他们失去了耐心,在沁县城南郊外一个崖坎上,挥刀向他们的脖颈砍去,并将两人推下山崖。
不知在悬崖下昏迷了多久,卫金柱苏醒过来。他胡乱用衣服裹在脖子上保护伤口,缓慢地爬到附近一个打麦场的麦秸堆里。房东老大娘发现了他,将他送到驻扎在沁县南泉村的卫生队。
太岳日报以《砍不死的卫金柱》为题,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军向卫金柱同志学习。
1943年,卫金柱升任排长。一次,卫金柱率部队与日军作战,排里牺牲了不少人,只剩卫金柱一人与敌周旋。趁着天黑,他从一个山头绕到另一个山头,频频袭扰敌军,独自一人坚持了一天一夜。战后,卫金柱升为副连长,随后,又升任八纵二十四旅七十一团连长。
1945年8月,我军命令日军就地缴械,盘踞在夏县黑虎庙的日军拼命顽抗。卫金柱率全连如猛虎一般,扑向日军据点,仅半小时,歼灭敌军。
在这场战争中,卫金柱身负重伤,光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