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本报记者 韩维元
近日,在万荣县贾村乡大甲村口,一座时尚现代的建筑成为该村的“新地标”。“那边是我们的农资区域,有生物菌肥、水溶肥、小麦专用肥等几个大类。这边是我们的机械区,目前主要有遥控割草机、自走式多功能机、重茬处理机、起垄机、弥雾机等十几个品类近100台。这个是我们的托管服务清单,目前有两个大类近百项服务内容。”大甲村村委会主任谢海俊介绍着他的托管业务。
这座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便是该村刚刚投入使用的农业产业服务综合体,不仅包括各类农机服务,还有技术指导、农资购销、产后整理和销售等板块,实现了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
大甲村所在的贾村乡是万荣县苹果主产区,也是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地。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就拿我们大甲村来说,全村耕地面积4110亩,苹果种植面积3800亩,苹果的日常管理很繁杂,从剪枝、疏花、施肥、套袋到除草、摘袋、下果,就有整整18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特别是苹果套袋的季节,一家十几亩的果树需要套几十万个袋子,如果套‘纸+膜’双袋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谢海俊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发展,村里剩下的四五百人有一多半是老弱妇孺,地怎么种?谁来种?这些问题不仅仅困扰着大甲村,更是当前许多农村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贾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冯晓芳看来,如何有效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问题与地怎么种、谁来种等问题有效结合,无疑是解决当下农业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立足这一实际,2019年,大甲村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大甲村农业生产托管专业合作社。全村57名党员、12名种植能手、21户农机具经营者主动加入合作社,组建深耕服务队、大田服务队、果园综合服务队3支队伍。
“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家里还有十几亩地,我和老伴年龄大了,农活也干不动了。听说合作社搞新品种苹果示范园,不仅收入高,还全是机械化操作,既省事又省钱,我就加入了。栽种、除草、套袋、管理都不用我操心,还能在合作社里打零工,非常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说起合作社,大甲村村民李怀法滔滔不绝,“这片就是我的新品种园,今年是第三个年头,我种的是新2001、烟富10,亩产可达1500斤,一斤3块钱,一亩地收入4500元左右。除去管理成本,一亩地净挣2500元。明年丰产,预计一亩净收入在1万元以上。真的是合作社跟对啦、新品种园美咂啦。”
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大甲村农业生产托管专业合作社从耕、播、收和除草开始,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成长为一家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综合服务体,并形成了“12345”的运营模式。
“1”即一条路径。从贾村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路子,解决了目前果农年龄大、果树管理干不了,果树“老龄化”、品种品质跟不上市场两个现实问题。
“2”即两个领域。当前,综合服务体主要服务于玉米、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苹果、桃、葡萄为主的经济作物两个领域。
“3”即3种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目前主要形成“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阶段托管和“合同式”签约托管3种模式。
“4”即四方合力。通过整合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和服务队四方力量,形成党支部把舵监管、合作社运营、协会推广、服务队实施的新合力。
“5”即5支队伍。成立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农机服务、劳务用工、销售服务5支队伍。
“以苹果为例,托管果园每亩地可降低成本240元左右,降幅约20%,人工可节约40%左右,用时投入可节约45%左右;每亩优质果率可提高15%至20%,农户每亩地可增收800元至1000元。”谢海俊表示,截至目前,综合体粮食作物托管面积1万余亩,果业托管面积2000余亩,年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3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集体增益的“三增”目标。
“大甲村的农业产业服务综合体不仅有效解决了目前农业生产‘小、低、散’等问题,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同时,为探索社会化服务,破解集体经济增收难题提供了有效实践。”贾村乡党委书记郝超升表示。
“下一步,随着托管面积的扩大,我们还要对现在的服务内涵进行升级完善,在目前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果品冷储、电商销售等设施和服务,真正形成一个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闭环,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丰收’。”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谢海俊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