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6日
发展是时代的命题,时代是奋斗者的舞台。一幅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运城画卷,正在用矢志转型的奋斗之笔精心擘画。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运城,就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运城广大干部群众牢记领袖嘱托,奋楫笃行,唱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河之歌。
潮涌正澎湃,扬帆启新程。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的宏伟蓝图,激起运城上下万众同频。
追“高”逐“新”,增“智”添“绿”。运城市委五届五次全会聚焦运城实际,紧扣产业发展,提出5类23项96条贯彻落实举措,确立了“五大产业转型行动”,奋力构建竞争力更强、韧劲更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高位谋划,高端引领,持续用项目架构转型发展四梁八柱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推动转型发展。”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旗帜鲜明地把抓转型放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持续强化“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高端引领,着力增强推进转型的政治自觉。
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实践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的重要指示,运城广大党员干部把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放到提升运城在山西全局、黄河中游乃至中部地区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总目标、总框架奋力推进。
落子发力,运城以项目建设架构起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连续3年多聚焦546个项目,深入推进“一季一观摩一考核”常态化行动,各地奋力比学赶超,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招商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301个,总投资2335.4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总签约项目的比例逐年攀升,由2020年的59%上升至86%,为转型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漫步运城,年度投资1073亿元的2080个项目建设正酣。抢抓新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盐湖保护开发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等“1+7”专题项目齐齐发力,势能强劲。
今年上半年,运城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GDP增速与全省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3项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和第五。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聚焦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绿色发展,昔日的河东故地,蓬勃孕育着万鸟竞翔的生机和希望,奏响了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黄河大合唱。
坚持创新驱动,破旧立新,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要竞争力
智创城、智谷、智创中国、华为科技……总投资高达120亿元的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成功招引一批科研院所、总部经济、高新产业入驻,科创研发中心、商业服务中心、门户文化中心“三大中心”雏形已现。以创新为魂、以产业为基,运城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建立多个创新共同体、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链条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向科技创新、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要核心竞争力。
依靠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硬核创新,运城深度谋划五大产业转型行动,奋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新(绛)稷(山)河(津)闻(喜)工业转型发展区为主战场,加快打造新型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精品钢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强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破旧立新迭代升级。预计今年规上工业企业达1000家左右,制造业增加值达510亿元,新稷河闻工业转型发展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
——聚焦“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深入实施战新产业培育壮大行动。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助推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超前布局和发展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和人工智能、光电科技等数字产业,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谋划实施总投资1000余亿元的300余个重点项目,力争年内竣工投产100个左右。
——构建“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药材药品、肉蛋制品”五大产业集群,精准实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行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引进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持续推广“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品牌,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力争省级龙头企业突破100家,市级达到35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50亿元。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大力实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双十工程”,加快创建关公故里、五老峰等5A级景区和河东盐池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擦亮“关公、盐湖、黄河”三大金字招牌;抓好文旅康养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全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赋能加速推进行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等数字核心产业;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今年上半年,运城十大重点产业链营收131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额均位居全省第一;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6个重点专业镇产值增长15%。
经济的暖流不断涌动,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
坚持智慧赋能,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支撑
站在占地10万平方米的康新科技产业园项目工地,仿佛能触摸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奏的强劲脉搏。聚焦智能工业制造、5G新应用、健康科技等数字产业,这座正在拔节生长的智慧产业园区,将为生产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承载平台,加快构建支撑运城高质量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布局,运城深入运用数字技术提升专业镇、产业链及“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制造业、能源、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改造,大力拓展数字融合应用场景,为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蓄势赋能。
数字技术加持下,运城海晟源新能源盐碱渔业养殖产业园、永济硕成开张对虾养殖基地和盐湖正大工厂化养殖基地,投产达效后产值将同比增加3000万元以上。
坚持智慧赋能,低碳转型,运城以更大力度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园区,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争取省技改资金1亿元,推动钢铁、焦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力争今年全市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达到110家。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垣曲二期、绛县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占比达50%。
坚持绿色化转型,运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持续向绿,规上工业能源生产增势良好,能源消费持续低位运行。今年上半年,运城全市万元GDP能耗强度预计下降3%以上。
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运城围绕“黄河腹地、文化高地、粮果基地、产业洼地、宜居福地”5个方面,合理布局产业,推进产城融合,勠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高品质城市。
运城,风雨兼程,风鹏正举。
(原载9月14日《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