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西磑村聚焦党建引领网格治理——

为民服务更精细

本报记者 雷登攀

2023年09月18日

近年来,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探索创新基层治理“1232”模式(建强一个堡垒、畅通两条渠道、用好三支队伍、促进两个提升),取得积极成效。今年4月,西磑村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划分网格,党建引领注能量

撤组划格提精度。西磑村“两委”始终秉持“做人民的服务员”理念,结合村情实际,按照300户或1000人的标准,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组建网格管理队伍,把红白理事、禁毒矛调等工作纳入服务范畴,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布局,为各项工作的开展筑牢网格基础。

支部建在网格上。为赋能网格治理,该村设立政策宣传员、环境督导员、矛盾调解员等岗位,在4个网格分别成立党小组,组织67名党员认领巡逻护学、矛盾调解、卫生清理等任务,为网格治理注入更多组织力量。

精细服务,赋权增能激活力

划细划小微网格。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西磑村将4个网格进一步细化为24个微网格,构建起“网格总长—党小组+网格员—微网格员”的三级架构,明确“四个六”(六必到、六必访、六必报、六必知)服务机制,通过“两牌一卡一手册”(网格公示牌、网格员名牌、网格连心卡、网格员服务手册),为群众做好“六代”服务(意见代言、困难代讲、手续代办、证明代开、费用代缴、快递代收),将网格职责从“大而全”细化为“小而精”,让网格治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权力清单明职责。为激发微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该村建立权力清单,把公章审批、公益堂使用和救助评议等权限下放给网格员,让网格员说话有人听,在村里想管事、能管事、管得了事,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村务活动,实现了不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

因村制宜,探索创新锻长板

网格治理推动了干群共治共建,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和探索实践打牢了基础。西磑村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基础上,畅通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实现了网格治理与民主议事有机结合。

村民线上说事。该村依托“腾讯为村”平台,为村民提供线上说事渠道。村民有什么诉求和意见,可以将文字和配图提交至“云上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的账号会立即收到通知,并根据分工转批给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限时办理;网格员在办理过程中会及时上传相关图片,并邀请发帖村民打分评价。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使用,让村民动动手指就可以表达诉求和意见,实现了从原来“定期说事”到如今“随时说事”的转变。截至目前,该村已通过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解决村民提出的各类诉求100余件。

网格员线下办事。该村始终坚持“减负就是增收”理念,于2005年设立便民服务厅,整合资料复印、业务代办、纠纷调解等五方面23项职能,累计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两万余次。近年来,为进一步方便年老体弱者,该村整合便民服务职能和网格力量,在便民服务厅实行村干部带班、网格员值班制度,推出上门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村民有物品代购、业务代办、上门维修等需求,只需一个电话,就有网格员上门服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