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河东沃野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侧记

2023年09月29日

与会嘉宾在陌南镇便民服务中心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常 奇 摄

与会代表在远鹏智慧农场展板前讨论。 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在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芮城基地,芮城县委副书记、县长余敏在向参会代表介绍该县农技服务工作。 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与会嘉宾在山西滴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观摩。 本报记者 常 奇 摄

本报记者 韩维元

9月26日,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来到我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基地、芮城县陌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位于盐湖区的山西滴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我省农技推广机构联合科研院所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联服务情况,全省乡镇农技制度创设、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情况和“机、田、证”一体化现代农业试点建设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黄汾百万稻菽千重浪

金秋九月的黄汾滩地,风吹稻菽千重浪,缤纷五彩绘秋田,处处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芮城生产基地,山西省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沃玉3号已是黄澄澄、金灿灿。

“入口道路两边的玉米田块预计亩产850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亩产652公斤,能够实现亩产‘吨半粮’。我们身边的这块,由于地势较低,受渍害影响,生长缓慢,前段时间我们指导农场加强‘一喷多促’,预计亩产也能达到750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亩产650公斤,接近‘吨半田’目标。”在芮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峰朝的介绍下,考察代表连连称赞。

近两年,芮城县着力推科技、提单产,通过推广“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和“小麦、玉米两晚两增均衡增产技术”两项适宜于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初步在黄汾百万亩粮食示范区实现了“吨半田”目标。

与此同时,得益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我市实施了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省市县乡四级农技人员和小麦、玉米产业体系以及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组建了协同推广团队,加快了这两项主推技术的应用落地。

目前,我市已发展滴管、微喷、喷灌等多种形式的水肥一体化粮田65万亩,小麦、玉米“两晚两增”技术应用面积超过300万亩,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效,我市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全面提升,掀起了推科技、提单产高潮,使我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实现亩产“吨半粮”的目标更进一步。

“运城作为全国产粮大市,很多经验和做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不仅对于实现‘吨半粮’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陕西省农业产业发展也同样适用。”考察现场,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一边向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徐隽铭“取经”,一边互留联系方式,详细了解我市玉米、小麦“两晚两增”栽培技术标准化规程。

一村一名农技土专家

芮城县陌南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耕地面积9.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苹果、桃等农作物。

2019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农科站、农机站、畜牧站并入了新成立的便民服务中心。2021年按照省委编办、农办关于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指导意见,该镇设置了农科、农机、畜牧3个专岗6个人,并将原有人员全部充实到这些专岗上,不安排他们包村,兑现乡镇干部每月550元的下乡补助,让他们专心搞农技服务。

“这边就是我们便民服务中心的3个专技岗,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受理政策咨询、技术服务、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检测等。”陌南镇党委书记刘钊表示。实践中,陌南镇积极探索建立了“镇为中心、连村带县、窗口受理、地头服务”的农技推广模式,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我们一个村有一名农技乡土专家,负责帮助农民在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有解决不了的,报镇农技专岗人员。同时,通过包村干部收集农情信息,也可以反馈给农技专岗人员,专岗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对于专岗人员解决不了的,及时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包联团队,共同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刘钊介绍说。

考察现场,大家一边听汇报、看资料,一边不停地拍照记录、询问沟通,与当地工作人员互留联系方式。

北大荒集团科技信息产业部总经理张允海在参观后表示:“芮城县能够连续15年成为国家的产粮大县,农技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他们组织农技人员开展进村入户等技术服务,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农技人员作为农业政策宣传员、技术快递员、农情收集员和信息联络员的职责,更为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推技术、提单产,加快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应用和破解‘谁来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等堵点问题提供可行方案。”

“机田证”一体化新样板

“我们坚决把提升粮食产量作为科技服务的关键一环,把‘农民在外打工,我为农民打工’作为工作手册,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机械,积极探索‘滴滴一声响、人机便到岗、药肥随机到、技术专家讲’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新路径。”考察现场,山西滴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农业)负责人郭勇革颇具感染力的讲解赢得了考察代表的赞赏。

滴滴农业作为一家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围绕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全过程进行科技社会化服务,为小麦、玉米提供良种繁育、科技服务、网约农机产业体系提供全过程服务。

“我们通过手机App实现了农机分布管理、网上预约农机、作业量统计等功能。老百姓躺在床上就可以手机下单,平台就近派单,机手工单确认,农户满意评价,作业轨迹实时传递。”郭勇革介绍。

立足农业科技服务,滴滴农业还探索了“小麦九腿十八行宽幅密植播种集成技术”,改变了小麦种植群体数量,依托公司在育种技术和播种模式的37项专利,与同在盐湖区的河东雄风农机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了单体仿形漏播漏施播种机,针对性解决了小麦增产基础的苗数、穗数、粒数实际生产问题。

截至目前,滴滴农业在全市首创了统一组织,代耕地、代种子、代药肥、代播种、代管理、代收割、代烘干、代销售、代储存的“一统九代”科技化服务模式,技术指导面积16.5万亩,技术托管8万余亩,科技示范基地2万余亩,带动农户8万余亩,3975户农户增收1650万元。

“滴滴农业的模式,既为以‘农田标准化、农机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信息化、农民职业化’为目标的‘机、田、证’一体化现代农业试点提供了样板,也为推动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农民集成耦合,促进良机、良田、良法集成配套,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技术与种业推广部部长罗学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