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共同富裕的“幸福密码”

——河津市龙门村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纪实

2023年10月07日

本报记者 乔 植 通讯员 史甜甜

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出成果、有特色、攒后劲的活力之源。

近年来,河津市清涧街道龙门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带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沿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开拓向前,走出了一条“红色引、党建强、发展快”的新路子。目前,该村集体固定资产累计达4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3.7万元,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治理“升级版”

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党,要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根本,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龙门村位于晋陕交界的禹门口,全村共有10个居民小组,3800口人,165名党员。该村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第一位,坚持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坚持开展党日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重要文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做好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基础上,龙门村还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健全党内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多年来,该村坚持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实现好党内民主,全面推进决策民主化、办事程序化、财务公开化。“我们村的各项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民主程序,然后由村委会提议,经党委、村委审议后,再由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酝酿讨论,然后通过媒体向村民公示,征求各方意见,经过修改补充后形成决议发布,并接受群众的监督。”龙门村党委副书记原娟珍说。

多年来,龙门村坚持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为主要内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该村还针对每个党员的工作特点,设立了经济发展岗、村容整洁岗、绿化卫生岗、综合民调岗、联系帮扶岗、设施管理岗、文明风尚岗等,让党员就近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好帮、带作用。

完善链条,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龙门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采用典型的“村企合一”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该村以产业振兴为龙头,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团结和带领全村群众以集体、股份、联户、个体四轮驱动的方式发展集体企业,使龙门集团从一个小型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固定资产累计达40.2亿元。

为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近年来,龙门村依托“禹凿龙门”“鱼跃龙门”“红色龙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龙门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积极开拓文化旅游业,现已开发禹门口明清文化风情街、龙门山现代高空观景区、黄河大峡谷龙门至石门间的水上旅游线等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该村被文旅部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黄河龙门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该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龙门村坚持以工业强村、旅游兴村,全力打造设施城市化、生态园林化、生活小康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目前,该村已形成焦化、新能源、建材、电力、贸易、房地产、旅游七大产业,还曾被确定为省“循环经济示范点”。

内外兼修,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需要齐抓共建、相互促进、同向发展。

养老、医疗保险全部集体买单;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领取养老补贴;持续为优秀学生发放助学奖励;实行学费、农业浇地和生活用水费、住宅区物业管理费等“十免费”……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龙门村逐步建立健全生活保障机制,村党委承诺的“五个一”惠民工程年年落实,从未间断。

多年来,龙门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该村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在全村形成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谋发展、讲文明、扬正气、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党旗飘飘,“红色”引路。现如今,龙门村已全面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广大村民在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小康之后的龙门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共同进步”的真正含义,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