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裴维增(1921—1977),原名丑和,稷山县稷峰镇东街村人,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青岛警备区司令员。
裴维增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中。他6岁时丧母,寄居在亲戚家中,13岁升入县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
1937年年初,裴维增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在刚成立的寿阳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当兵。七七事变后,该团改编为山西省青年抗日决死三纵队,裴维增先后任班长、排长。“十二月事变”后,裴维增调任纵队司令部见习参谋,并兼任纵队训练队分队长。1940年8月,他参加百团大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0月,裴维增调至纵队通讯连任排长。在年底的反“扫荡”战斗中,三分区部队在黎城与日军相遇,战斗激烈,其所属的七团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被日军包围。紧要关头,裴维增主动带兵绕过日军岗哨,冲过敌人封锁,插进包围圈,迅速找到七团,传达上级撤退命令,带着部队撤了出来。
1941年11月,裴维增任太行一分区赞皇独立营一连(青年连)连长,参加了解救一分区等多次战斗。
1945年1月,裴维增调至太行一分区三十一团(基干团)任参谋,6月调至该团九连任连长,前后参加了沁县、武乡等地拒降日伪军反攻战,以及襄垣、屯留攻坚战和磨盘山等著名战役。
在攻克屯留的战斗中,裴维增带领九连担当突击部队,在全连仅剩11人的情况下,英勇作战,打开屯留城突破口,掩护后继部队攻入城内。
上党战役后,三十一团改属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旅第二十六团,裴维增任该团二营副营长。1945年10月,在与敌新八军斗争中,裴维增带领全营勇猛穿插,大获全胜,仅该营五连就俘获敌人营级以下官兵200余人,并且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裴维增任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随军三出陇海路,转战鲁西南和豫北一带,参加了20余次战斗。在连续三个月的战斗中,他立团甲等功一次,获得纵队、团一等奖一次,并被评为“战斗英雄”,光荣地出席了晋冀鲁豫三纵队首届英模会。
1947年7月,裴维增随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948年1月,他晋升为副团长兼任参谋长,2月率部转战豫西,11月参加淮海战役。
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杨家庄战斗中,他亲临一营前沿阵地指挥,在全营仅剩30余人的情况下,坚守阵地7个小时,受到淮海战役总前委的表彰。
1949年3月,二十六团改编为二野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八团。同年4月,该团受命担任强渡长江突击任务,由裴维增率队组成渡江突击队。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们机智灵活,英勇作战,胜利完成了任务,被军部授予“强渡长江突击营”称号。
1949年6月,裴维增任步兵第九十九团团长。同年11月初,该团担任前卫团,随十一军从湘西进军川西。11月21日,该团首歼宋希濂兵团突破敌江防线,渡过乌江。11月22日,裴维增指挥一、三营一举歼敌前卫九师直属二十五团,俘敌800余人。11月30日,裴维增率部渡过长江,俘敌军保安团一部,占领重庆杨家坪,直取磁器口,俘敌部分后方人员,占领敌总后勤部军械库。12月10日,裴维增会同兄弟团的三个连,全歼敌军一三四师,俘敌1337人。12月26日,他又率一个团配合政治攻势,迫使敌军三十六军三六七团团长率1200余人、学生纵队三大队队长率领600余人投降。
1950年春节前夕,裴维增率部在四川承担剿匪任务。当他获悉云阳县和平起义的原县大队企图暴动时,他与兄弟团密切配合,以搜捕敌特分子为由,将县大队调至县城东门外的江边待命,将其副中队长以上的干部全部扣押,不费一枪一弹,便平息了这场暴乱。
1952年11月,裴维增所属的三十三师赴朝鲜作战,改编为志愿军独立师,裴维增任志愿军独立师参谋长。在朝鲜战场上,裴维增叱咤风云,屡立战功。在夺取高地的战斗中,他根据上级“不惜任何代价,一定拿下高地”的命令,亲临三营十连指挥所,多次组织指挥十连战士向敌人发动猛烈攻击,歼灭了美军的一个加强连,首创了志愿军战术反击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全连荣立一等功,并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
1977年,裴维增在济南病逝,享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