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青海明长城——互助段下马圈堡外景。
夯土断墙在此已坚守近五百年时光。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五峰镇发生了件大事。一位祖籍在山西安邑的官员,在下马的北山修建了青海省第一座炼铁厂。
北山,也称五峰山。这位官员,就是刘敏宽,时任西宁兵备副使。
9月18日,记者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寻找与这位河东历史名人有关的蛛丝马迹。
初见五峰镇
“五峰飞瀑”“舞狮故里”“传统木轩”“现代铁艺”,足以代表今日的五峰镇。在镇上的大坪路,立着几块石碑,介绍着过去五峰的山河往事。其中一块,就是讲述五峰(北山)炼铁厂的,刘敏宽的姓名,也刻在碑上。
刘敏宽撰写的《北山铁厂碑记》总结了办铁厂的五利:一是供应军需,早上冶炼,晚上就可以出铁,而且取之源源不绝;二是避免长途调运,节省民力;三是随取随给,不耽误时间;四是工人从军队来,燃料从山上采,不烦扰群众,不多用公帑;五是就地取材,停止从内地调运,减少了调运费用而又有所需的铁。
据《北山铁厂碑记》记载,明朝时青海用铁都是从陕西等地远途运输而来,受当时生产力限制,不仅劳民伤财还常常供应不足。西宁作为边陲重镇,军备用铁需求大,1596年,甘肃巡抚都御史田乐命西宁兵备副使刘敏宽就地采矿炼铁。刘敏宽从陕西、山西聘请技术人员,在今互助北山设厂,建铁炉二座,每月可得生铁3000公斤。自刘敏宽设厂炼铁后,“省役夫之劳,而铁倍其用,大称便利”。但是这个铁厂不久即停办,清初史料已无记载。
青海北山炼铁厂属于官办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手工业作坊形式的生产方式,初步具有了工厂手工业的一些特点,比如设厂生产、集体劳动、聘请技匠、明确工种等等。从社会效益而言,北山炼铁厂不仅供应了明末青海边防的军事需要,而且对促进青海地区民用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走进下马圈
“您知道刘敏宽建的铁厂、修的长城在哪里吗?”在下马圈村村口,围坐着一众乡亲,关于刘敏宽个个都有话讲。
“你进村,只管往里走,就能看到‘山城院院’。”
“山城院院?”
乡亲们急着解释:“就是那土城墙,现在成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明长城——互助段下马圈堡”看来就离得不远了。一路问着村民,拐进离村广场不远处的一条小路,穿过一幢幢民居,就能看到一处土崖之上黄土夯筑的古城墙。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就立在下方。
明正德、嘉靖以后,东蒙古势力进驻青海后,不断袭扰西宁卫,为保障河湟及青海牧区的安定,明嘉靖二十五年至万历三十年左右,在西宁卫周边险要地方筑起绵延330余公里的长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明代西宁卫长城系明代长城的一条支线,与沿线的城堡、烽燧等军事设施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山城院院”就是刘敏宽的驻兵之地,也是边疆防御的军事重地。同样是1596年,在“湟中三捷”立下汗马功劳的刘敏宽,看到被战争毁坏严重的边疆防御设施,提出“修城楼、屯堡、边榨”三种卫边策略。其中,建“边榨”,御外敌,完善了西北长城防御系统。他与达云等人在西宁卫西部修建长城,封锁西川一线,将北线长城与南线长城连接起来,形成纵深的防御屏障。“山城院院”正处于交通要道,居于制高点,视野开阔,周围环境尽收眼底。
在风沙侵蚀的土崖顶上,“山城院院”这座夯土古堡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土埂和隐约可见的壕沟,站在城墙旁俯瞰,屋舍村落一目了然,足见其当年的战略地位。
如今,“山城院院”的黄土墙内,是一块块庄稼地。“很多年前不是这样,可惜现在保存得没那么完整了。”住在“山城院院”最相近处的72岁村民权德联回忆道,“刘敏宽、北山炼铁厂、明长城,我们都太熟悉了,老辈人总给我们讲,夯土城墙时夹板比平时用得要窄,且在土中搅拌有米汤汁,因而这土墙近五百年而不倒。就连发掘出什么文物我们都有印象。”
1596年,是五峰镇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也是对刘敏宽个人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刚刚经历“湟中三捷”的他,迎来仕途上的高光时刻。他在五峰镇修建的炼铁厂大获好评,“省役夫之劳,而铁倍其用,大称便利”。尽管铁矿后因供给不足而被废弃,可他聘请的山陕铁匠也将先进的冶铁技术留在了五峰,影响至今,五峰也收获了“现代铁艺”这一名片。这一年,他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卫边策略,形成了集供给、建设、防卫于一体的边疆防御系统。“城楼”“屯寨”“边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以西宁卫城为中心、堡寨为基础的管理单位,内城城楼为内部防御,长城为外部防御的多层次、多方位防御系统。其重要意义延续至今,以至于今日的下马圈村,只要提起刘敏宽,都能追溯到历史中的某一片段。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刘敏宽逝世,葬于运城旧城东五里处。
观其一生,历经三朝,军功无数,政绩卓然。他在边疆边防、军事、防御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政治策略并被用于长期实践,有效抵御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为边关稳定和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对西北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