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楂红

2023年10月19日

■赵朝凯

山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两千年前的辞书《尔雅》中记载的“朹”(qiu)被认为是山楂的古老名称。明朝李时珍在引述晋代学者郭璞的注释时提道:“《尔雅》上说‘朹树长得像梅树,它的果实大小和手指头差不多,颜色是赤色的,类似柰(nai)的味道,十分可口’。”

我的故乡绛县是全国闻名的山楂生产大县,拥有超过10万亩的山楂林。一踏入绛县地界,映入眼帘的便是漫山遍野的山楂树,品种繁多,诸如大金星、大五菱、八月红等。

随着山楂产量的逐年攀升,绛县山楂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山楂制品,如山楂片、山楂糖、山楂蜜饯、山楂汁等,开始从这座小县城走向大江南北,以其卓越的品质闻名全国,孕育出了“维之王”等一批国家级知名品牌。

绛县山楂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改变了绛县人的生活环境,更为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绛县大批农民通过种植山楂,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娶到了心仪的新娘,更步入了致富的道路。山楂产业早已由30多年前的零散销售山楂籽、山楂苗,发展为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山楂及其制品。

令人欣喜的是,几十年来,来自绛县的“糖葫芦”销售队伍一直穿行在各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糖葫芦”叫卖声,使得绛县山楂的影响力持续“发酵”。这些都使绛县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山楂不仅丰富了绛县人多元化的饮食文化,同时带来了可观的财富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为这些熠熠生辉的山楂果实和大伙所钟爱的山楂故乡感到无比欣喜与自豪!

我已走出山村多年,但每年山楂收获时,都要挑选一些质量好的山楂,切成片晒成干,储存起来,胃口不好的时候,吃几片山楂,健胃消食。平时喝茶,往杯子里放几片山楂片,既可改善口感,还能降低血脂。

新鲜山楂果还可以切片,与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快要熬熟时,加入冰糖,一碗美味的山楂粥就熬好了。还可以把新鲜的山楂果去籽切片,将冰糖熬制成糖浆,加入山楂,小火慢煮,用勺子挤压山楂成泥状,适量加入柠檬酸,装入密封罐中,就成了可口的山楂酱。

20世纪90年代初,家人们开始尝试种植山楂。我记得,每当秋天山楂收获季节,爸妈就会领着我到田里采摘山楂。那时候的山楂树成片成片地生长,树上挂满了色彩鲜艳的山楂果实,远远望去,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镶嵌在一片绿海中。

年幼的我忍不住边摘边吃,而且是专门挑大的吃,吃到嘴里先是酸酸的,而后又有一种甜甜的味道。父亲告诉我不能多吃,我偏偏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塞,害得我回家后,胃里直泛酸水,难受好几天。

采摘山楂时,人人都在腰间系上一个布袋或者手提小桶,小心翼翼地从树上摘下这些可爱的果子,然后轻轻地放入。对于高处的山楂,我们需要借助自制的梯子才能采摘到,大家非常谨慎,以免山楂果子掉到地上而受到损伤,既不便长期保存,也不易销售。

我个子矮,只能捡掉在地上的落果。这些落果,父亲让我专门放到一个袋子,与从树上摘的果子分开,说是落果与摘的商品果不能混,免得影响整袋山楂果的质量。

每年秋天,都有一些外地客商来我们村收购山楂。因为我们村种的是旱地山楂,虽然果子小一点,但是硬度大,耐运输和存储。记得以前山楂成熟季,家里经常住着一位四川客商,他年年来村里收购山楂,有多少要多少。刚开始,他还要果农们将采摘下来的山楂全部倒在一块篷布上,雇佣专人按照果实的大小和色泽进行挑选、分类,然后打包装箱,最后才放心地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后来,他收购的时间长了,知道老百姓善良、淳朴,不会将质量不好的果子混装在一起,就放心地让大伙直接领箱子,按照要边采摘边装箱,然后集中装车发货。

每到山楂收获季节,在外的打工仔、打工妹纷纷回乡加入采摘行列。由于家家都有山楂园,采果人手明显不够,我们便会从邻村甚至外镇、外县请来帮手,不但会开着专车免费接送,中午还为大家提供美味饭菜。在极度缺人的时候,雇工工资也从每小时10元攀升至15元。

这段时间,整个村庄犹如繁华的市集般热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平时宁静的山村,此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各式各样的车辆,平板车、三轮车、小货车、大卡车在乡间小路上穿梭不停,好一幅繁忙景象!

看着满树红彤彤的山楂果和乡亲们脸上的丰收喜悦,我感受到山楂是那么红,红得如此鲜艳、如此生动、如此喜庆。这种红,不仅仅是色彩,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

山楂的红,也让我品味出一缕乡愁,想起已故的父亲。

1992年,我投身军旅生涯的那一年,父亲当时是村党支部书记。他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村民们从外地引进山楂品种,积极推广山楂种植,引领乡亲们逐步摘掉“穷帽”,走向富裕。我参加体检那天,原本允诺陪伴我的父亲,却因全县山楂种植现场会在村里召开,无法抽身,只能让我独自参加体检。当时我还年幼,未能理解他的改变,甚至心生怨念。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能像山楂一样,拥有坚韧不屈的品格,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能秉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1999年,我谈了对象,面临结婚。父亲却因劳累过度,得了脑梗。为了给我娶媳妇,患病的父亲拿出了家里多年种植山楂的收入,东拼西凑地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购置了新家具,装修了新房,让我得以顺利结婚。他那份深沉的父爱,就如同山楂般红艳,温暖了我的一生。

父母的爱就如同那火红的山楂,始终给予我无尽的力量,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父母的无私付出。他们为了子女的成长,起早贪黑、省吃俭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的爱如同山楂树一般,结满着爱与希望。

多年来,我十分珍视这份深厚的情感,用孝心回报父母的恩德。

2004年,我在县城工作,急于寻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当时单位里新开发的单元楼,对内部职工虽有优惠,可那时我手头拮据,仍难以负担起买房的昂贵价格。就在我苦恼不已时,母亲从村里赶来,从贴身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用布层层包裹的2000元,说道:“孩子,这是今年我和你爸卖山楂的收入,听说你买房紧张,就先用着吧。”我接过这笔充满父母汗水和疲惫的辛苦钱,心中充满了感动和难以言表的滋味,泪水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转。

山楂的红色不仅仅是我眼前的一道美丽风景,更是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是我和父母之间深深的爱的表达。

这山楂的红,它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付出。它似乎在告诉我,我们应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父母的爱,大步迈向我们充满希望的人生新坦途。

现在,母亲随我住在县城,我们家的山楂树承包给他人来管理。然而,无论我们走到何处,那家乡的山楂红,都会永远镌刻在我心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颜色。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时刻提醒我记住父母的辛勤付出,珍惜他们的爱与关怀;时刻提醒我去品味家乡的“山楂红”,以此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故乡的那一抹“山楂红”,如火如荼,不仅是我心中永恒的色彩,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强大的动力。每当我面临困境,准备放弃时,只要抬头看到那熟悉的“山楂红”,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