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胡天妮、晁贞良获评“山西省十佳农民”——

坚守故土 点燃农业新希望

本报记者 范 娜

2023年10月30日

日前,2023年度“山西省十佳农民”示范提升资助项目人选名单公布,我市优秀农民胡天妮、晁贞良榜上有名。

在运城,提起芮城县天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天妮、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晁贞良,大家并不陌生。在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的时候,他们坚守故土,数十年如一日在黄土地上耕耘,以粮食种植点燃农业新希望。

让“智慧农业”绽放异彩

胡天妮,1971年出生,在农业农村一线打拼32年。

2009年成立芮城县天宜农机专业合作社,2016年成立芮城县远鹏家庭农场。先后获评“运城市最美种粮人”“山西省百佳高素质农民”“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目前,合作社流转经营土地1800多亩、托管15000亩,辐射带动153户,推广面积2万余亩,促进粮农增产增收。

胡天妮热爱学习,善于钻研。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他始终把学习作为毕生追求,并积极组织社员参加学习培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己和社员在农业种植、农机操作等方面学通学透,不断提升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和思考。

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胡天妮不断引进新型农机,并经常改进,让机具更实用、作业价格更优惠;他在全省率先引进两台高地隙植保机,并想办法加宽轴距、缩窄轮胎距离,使该机轴距与北方小麦玉米田高度融合,成为当地最挣钱的农机。

目前,合作社有大型拖拉机、无人机、高地隙植保机、移动式喷灌机、地埋式喷灌及其他农机具和配套农具等210台(套)。

在经营中,胡天妮紧盯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户现实需求,创新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不仅在合作社内部解决了种植户找不到农机误农时、农机户发愁没活干的难题,还实现大规模土地流转、大跨度跨区作业。

胡天妮鼓励社员把家里缺劳动力、缺技术的农户土地托管起来统一管理,由合作社与村、组或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实施农业生产“六统一”社会化服务,解决当前“无人种地、种不好地、不愿种地”的问题。

胡天妮心系农民,他毫无保留为合作社成员外的农户答疑解惑,手把手教大家,免费为贫困户服务,因为他人缘好、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胡天妮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01户。

胡天妮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他的合作社是全县第一家引进6台喷灌设施、全省第一个引进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的;2020年,他跑企业、进院校,建成了800亩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随时通过智能终控或手机终端掌握空气、土壤湿温度和肥力状况,以指端操作启动喷灌系统,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三节两增”,即通过按需定量给水给肥,每亩可节水50%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以上,每季至少可节约0.5个劳动投入;通过整田去垄,可直接增加种植面积10%左右;通过科学灌溉和施肥,每亩可增产150公斤,每季每亩可实现增收400元左右,实现了仅用一部手机就准确操控2000个摇臂式喷杆喷灌设备,用100个小时实现原来需要15天的800亩小麦喷灌任务,让“智慧农业”“未来农业”在三晋大地大放异彩。

以科技引领促产业振兴

40岁出头的晁贞良自1999年扎根农业领域后,先后成立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绛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至今已有24个年头。他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运城市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运城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运城市最美种粮人”等。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形成了以粮食作物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种子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等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同时,探索的“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5000余户农户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开辟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晁贞良始终遵循“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带着农民把钱赚”的理念,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实现科技引领,以农业生产服务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以发展小麦良种繁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先后建设了粮食作物科技小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种子生产加工中心等。累计引进推广新品种10余个、新技术15余项,年托管服务面积7万余亩,衔接5000余户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带动2000余户农户发展小麦良种繁育,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开拓了良种繁育产业,打造了持续为农增收模式。

粮食要高产,品种是基础,技术是关键。2016年,公司建设了占地260余亩的粮食作物科技小院,配套有小型气象站、抗旱试验棚、土壤检测站、节水喷灌设施、高空昆虫控诱设备等20余套,主要从事玉米、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和农机新装备的试验、示范和展示。依托粮食作物科技小院,公司创新品种选育方式,通过和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发挥企业转化、市场优势,先后参与选育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4个、主持研发农业实用技术6项。

粮食要稳产,必须实现现代化生产,需要全程机械化来支撑。2015年起,晁贞良就带领团队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经7年的发展总结,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自我特色的一套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即“163”农业生产服务模式,建设了1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配备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终端,整合包括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等农业机械500余台,全部配备了GPS,实现了对农机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和作业数据监测;在6个粮食主产乡镇分别建设了农业生产服务站;在重点村设立了农业生产服务点。形成县、乡、村3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供“耕、种、防、收、加、储、销”全程化的生产作业服务,属地化分区作业,衔接5000户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生产。

晁贞良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方式,在全县建立了5000亩的小麦原种繁育基地和30000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并积极探索产业兴村新路径,以订单生产方式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参与小麦良种生产,延伸托管服务链条。

晁贞良带领公司摸索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产销一条龙”等富有实践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打通了粮食全产业链,有效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我本身就是农民,我将始终以富民达己为纲,坚持农业创新发展之路,为现代农业发展聚力。”晁贞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