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本报记者 韩维元 李 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个时代,总有一批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人。从脱贫攻坚到巩固衔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扎根一线、履职尽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闻喜县礼元镇龙头新村杏花组和郭家庄镇坑东村小堆后组两个曾经的贫困村,通过村民生活切切实实的改变,了解市商务局历任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书写的奇迹。
塬上“杏花”朵朵开
时过小雪,黄土高原寒意渐浓,闻喜县礼元镇龙头新村杏花组依旧一片生机。
绿茸茸的小麦,碧油油的大葱,还有连片的药材,渠田相连,平畴如织。簇新的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拧一拽,就将一根完整的远志根皮从根茎上剥离下来。
“这些抽了芯的远志筒,每公斤能卖230元左右,每亩能产300多公斤。”说话间,村民们回忆起村里脱贫前的样子。
杏花组原是一个自然村,脱贫前全村耕地面积不足500亩,其中近200亩沟坡地属于退耕还林用地,剩余土地人均不到1亩,村里青壮年劳动力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由于没有机井,种地“靠天吃饭”,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作物。
转机出现在2015年。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役打响,2015年7月,市商务局帮扶队进驻原杏花村,当时已经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多年的荆富功被选派为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开启了他的扶贫之路,也开启了杏花村的嬗变之路。
村民江石头家的地头有一口不起眼的机井,正是这口井,改变了村里的产业结构。“以前没有水,种庄稼只能种一茬,亩产粮食150多公斤。现在有了水,全村几百亩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不仅粮食产量实现了翻番,还形成了经济林、药材、蔬菜等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在江石头眼中,这口井是全村实现产业质变的“关键一步”,而没有“第一书记”,就没有这口井。
走在平坦笔直的通村硬化路上,路北的一片太阳能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2017年初,时任原杏花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的荆富功,为村里争取到光伏发电项目。由于村里没有合适用地,他多次牵头与邻近的古村交涉租地事宜,把租金从1万元降到1000元,探索出了“借鸡下蛋”的扶贫模式。而今,这个日输出电量约100千瓦时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杏花组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至15万元收入,每个脱贫户可以拿到2000余元分红。
站在村里向西南望去,沟底一大片双季槐已进入丰产期,这片林子见证了一个“穷小子”的成长之路。2016年,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村民黄跟军对家里的3间危房进行了重建,又在村里的号召下种了两亩双季槐,开启了“逆袭”之路。
有了种双季槐的收入,2017年,黄跟军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种植、收购药材。从走村入户到成立专业合作社,从三轮车换成工具车,从1万多元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产值数百万元,黄跟军不仅从当年的“穷小子”变成了村民眼中的“百万富翁”,还带领全村100多名零散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家门口致富。
“村里人”变身“城里人”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除草,需要22个人,另外苗木修剪还需要6个人,大家6点半在村广场集合出发。”早晨6点多,闻喜县郭家庄镇坑东村小堆后组脱贫户卢金科的微信“工作群”便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很快,他骑车来到村广场,吃过早餐就坐上去苗木基地的中巴车。
“我们也是8小时工作制!”虽然每个月收入只有1500余元,但卢金科已经很知足,能过上“上班族”的日子是他从前想也不敢想的。
小堆后组与礼元镇龙头新村的杏花组一样,从前都是自然村、贫困村,由于村里多坡地、梯田,加上水资源不足,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村里只种小麦、玉米,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60多岁都算村里的‘壮劳力’。”回忆起小堆后脱贫前的状况,时任原小堆后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的牛永鹏非常感慨。从脱贫攻坚到巩固衔接,从牛永鹏到董安业,再到如今的吉国辉,“第一书记”在换,村里的样貌和村民的生活也在变。
经过几任“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小堆后在产业上实现了粮食、药材、菊花、山楂的多元化种植。特别是2021年11月,小堆后村合并到坑东村后,集中连片的产业吸引了药材加工企业和苗木种植企业。
“目前土地流转价格是每亩每年500元到900元不等,加上务工工资,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晚上6点多,下班后的卢金科带着孙儿在村里的游园中散步锻炼,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扶贫人。说起这本账,卢金科的周围一下子聚集了很多人。“牛永鹏书记是咱们扶贫的奠基人,正是他把田地都变成了水浇地……”“现在的吉国辉队长也没给咱少干活,修水塔、铺水管、建游园,硬化田间路,搞绿化、亮化……”谈起“第一书记”,村民们像是在谈论感情深厚的老朋友,亲切间带着尊敬。
如今的小堆后组,漫山遍野的山楂,在白菊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一片片药材成了村民致富的当家产业,出门有游园、锻炼有广场,硬化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水渠引到了坡顶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年轻人、生活得像城里人。
不褪色的“第一书记”
2017年正月初五,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闻喜县礼元镇原杏花村的村民们便热火朝天地开始行动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正月初五,年还没过完,大型机械就开通了一条通往沟底的小路,大伙儿开始把塬上的双季槐移栽到沟底,替换沟底的刺槐。”提起2017年那个春节,荆富功依旧难掩激动,因为背后的艰辛只有荆富功自己最清楚。
时间回到2015年,由于缺乏水利条件,原杏花村脱贫攻坚的第一步是种植双季槐,但随着水利条件改善,村民们就想将双季槐移栽到沟底,腾出塬上的水浇地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中药材。
由于沟底属于退耕还林政策用地,要移栽双季槐,就必须把沟底的刺槐先砍掉,这对于林业部门来说是一条“红线”。
“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我同县、市和省林业部门沟通后都被否定。”老百姓想发展,国家政策又不允许,荆富功陷入两难。省里的一个金融扶贫会议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凭着会议精神到林业部门软磨硬泡,终于获准把沟底的刺槐替换成双季槐。
如今,每到夏秋两季,成片双季槐散发的香味就会弥漫整个村庄,在给村民带来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环境。
在同样担任过原杏花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现任市商务局外资科科长吴永俊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脱贫户依旧是他联系和点赞最多的朋友。
因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的杏花组村民张红军想学习电商知识,吴永俊就帮忙联系相关部门,一对一指导帮助;村民江石头刚在朋友圈里发出“葱丰收了,价格却很低”,吴永俊就立刻打电话了解情况,着手帮江石头找买家……
还有曾担任原小堆后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现任市商务局党组成员的董安业,每年都会到小堆后跑几趟,跟曾经的老伙计聊聊天,了解大家的生活,问问有没有困难,每次都不忘到脱贫户王金秀家去买几罐蜂蜜……
“在庭院经济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创新模式,比如庭院+农家乐+观光+民宿+采摘+非遗文化等等,真正把每一个庭院都做成一个充分展现闻喜特色的窗口……”在闻喜县郭家庄镇坑东村党群服务中心,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荆富功与坑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景如俊、副书记张立功及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吉国辉热烈地讨论着,谋划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这些平凡的“第一书记”,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入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
致敬每一位“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