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③
②
①
12月4日,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暨制造业振兴升级大会召开。会上,第二批17家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获得授牌。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作为山西省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位列其中。
这代表着我市以阳光集团为代表的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逐渐成形成势,进入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
新材料被誉为制造业的“底盘”,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而处于“金字塔”塔基上的碳基新材料,品种多、应用广、附加值高,被誉为可以改变世界的材料。
此次产业链升级,会给我市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上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又会给河津市乃至运城市的碳基新材料产业产生哪些推动作用?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升级产业链
打造新业态
寒冬时节,在河津市华晟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能源”),生产建设依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边,在企业的焦化生产线上,工人忙碌而有序地作业;另一边,在新项目建设工地上,设施完善、设备安装已进入收尾和调试阶段。
华晟能源地处河津市樊家庄工业园区,占地接近400亩,年产值30亿元,是运城市碳基新材料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该公司是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并批准保留的重点焦化企业之一,目前的生产能力为年产130万吨焦炭、7万吨副产品、5.2亿立方米焦炉煤气。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要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力度,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让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低端产业向高端化升级。
2022年以来,根据山西省、运城市“关于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华晟能源陆续启动了总投资6.5亿元的干熄焦余热发电、LNG及制氢、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
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96亿度,主要用于年产130万吨焦炭及配套LNG项目;每年可回收约折合3万吨标准煤的能源,相当于每生产一吨焦炭回收22公斤标准煤的能源。目前,该项目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利润8000余万元,大幅削减“三废”排放,并新增90余个就业岗位。
干熄焦余热发电是指采用干法熄焦工艺生产焦炭并用余热发电。干法熄焦是钢铁工业重大的节能环保技术,是替代湿法熄焦的先进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将焦炭的温度从1000℃冷却到250℃以下,达到熄焦目的。吸收了焦炭热量的循环气体将热量传给废热锅炉,产生蒸汽并用于发电。
相比而言,传统的湿法熄焦用水冷却,产品含水率较高,质量相对较差,还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干法熄焦生产的焦炭水分含量低、纯度更高、强度更高、用途更广、污染更小,每吨售价还可提高200元,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大。
焦炉煤气是炼焦的重要副产品,华晟能源以往的焦炉煤气,一部分自用,另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给周边一些企业使用,利用率和附加值都不高。此次启动的LNG及制氢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年可产5.3万吨LNG,还可联产制氢。项目投产后,年可减排28吨SO2、14.8万吨CO2,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年利润9188万元。目前,该项目的部分土建工程已经开工,预计2024年11月份建成投产。
“升级为省级重点产业链后,相关扶持政策将会更加集中和有针对性,这对我们是个利好。政策有引导,企业就要跟上,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根据我们的规划,未来企业将分为焦化、发电、LNG新能源三大板块同步发展,实施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华晟能源董事长陈剑锋说。
当好“主引擎”
协同共发展
作为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阳光集团除了考虑如何利用政策红利加快自身发展之外,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引擎”和“火车头”作用。
今年11月1日,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第二批)公布,阳光集团被认定为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
阳光集团在碳基新材料上的发力,由来已久。仅今年以来,260吨/h干熄焦、炭黑尾气综合利用和釉料、微纤维棉、隔板及滤材等项目陆续投用。
与此同时,阳光集团今年还配套建设干熄焦发电、中水深度处理回用、脱硫废渣/废液综合利用等10余个项目。该集团围绕碳基新材料产业,未来3年,拟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池负极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导电剂碳基新材料、永固紫项目等项目。
除了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建设,阳光集团今年还实施了一系列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
在焦化产业领域,积极推进焦煤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开发,煤质定性判断时间有效缩减,实现了采、制、检、存全程无人干预自动作业及对煤车的控制全过程的无人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安仑化工重点实施了环保型特种炭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可减少印刷和涂装过程中VOCs排放,预计年底完成;
华康建材针对AGM隔板一体化生产线开展了技术研发,旨在提升隔板的多项指标,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豪仑科化工重点开展以煤沥青作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工艺研究……
新的“链主”企业身份,赋予阳光集团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阳光集团已经成立了“碳基新材料发展领导组”,制定集团碳基新材料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和具体年度计划,助推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稳步发展。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与相关高校搭建新创新平台,持续推动煤基、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为助推产业链的发展做好技术保障。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技术交流和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快速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作为‘链主’企业,我们直接带动了安昆新能源、安仑化工、豪仑科化工、河津华源燃气、山西大京广交通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产业链重点企业的协同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速推动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的不断完备和协同发展。”阳光集团董秘李继泉说。
升级“省重点”
未来更可期
近年来,碳基新材料以其丰富的结构形貌,优良的力学、电学、热力学等性能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光伏、电子、冶金、化工、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也是新一代战机、运载火箭、核反应堆等重点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作为可以改变世界的材料,碳基新材料可以轻易拥有若干个百亿元级别甚至是千亿元级别的市场。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上良好的发展前景,意味着谁在碳基新材料上领了先,谁就抢占了新材料领域的制高点。
今年上半年,我市发布了《运城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在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上,将重点围绕“煤─焦─煤焦油、苯─针状焦─石墨电极─锂电池材料”链条,打造超级电容炭、针状焦、负极材料等关键产品,努力构建省内高端碳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华北最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而作为全市碳基新材料产业重镇的河津,更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出台支持政策、强化要素保证等措施,激发产业活力、推动产业发展——
出台《河津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河津市培育激励重点产业链和专业镇若干政策》,实施“政策兴链”“金融活链”“项目固链”“创新强链”“链主引链”等八大专项行动。出台《河津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定《河津市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资助办法》,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2022年为110家企业集中授信101亿元;
在严格落实山西省、运城市政策措施基础上,配套出台了五方面22条具体激励政策。今年5月20日,运城市全面落实链长制助推转型发展产业链招商对接会在河津市举办,现场签约了总投资87.7亿元的高温超导及纳米材料项目和总投资20亿元的煤矸石制有机肥项目。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企业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山西安昆新能源、山西安仑化工等获得金融机构授信12.6亿元;
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加快开发区化工园区安全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化工园区尽快通过认定,扫清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化工类项目落地障碍。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用好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引导基金,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围绕链上企业资金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项目建设。针对招引项目落地中存在的各类要素保障问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及乡镇,逐条逐项落实……
特别是去年以来,河津市工科局与省工信厅多次对接,积极申报将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并根据相关要求,支持阳光集团申请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河津市除拥有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省级“链主”企业阳光集团外,还有安仑化工、豪仑科化工、禹门口新能源、昕煜碳纤维、正帆科技、津华药业等重点企业20家,年加工煤焦油150万吨、焦炉煤气30亿立方米。同时,形成液化天然气18万吨、合成氨14万吨、炭黑60万吨、粗苯12万吨年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50亿元。
如今,仅在河津市,就有安昆新能源全干熄1×260t/h干熄焦、鹤龙精细化工年产18800吨高纯度对甲酚(一期)、正帆科技特种炭黑及煤焦油精细加工综合利用、华晟能源130万吨/a焦化配套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正在建设,规划建设的还有华晟能源年产1亿Nm LNG、正帆科技15万吨特种炭黑等11个项目。再加上位于新绛县、稷山县、绛县的其他链上企业,运城市碳基新材料产业链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图① 安昆新能源生产调度中心。
图② 在河津市华晟能源有限公司新项目建设工地上,设备安装已经进入收尾和调试阶段。
图③ 安仑化工研发中心员工在做产品试验。
(本栏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