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舌尖上”的“聚”变

2023年12月25日

下图:轩福霖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分拣产品。 本报记者 朱 姝 摄

上图:建设中的临猗示范区标准化厂房。

位于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临猗示范区”)基地的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内,来自闻喜的几辆车正排队取货,一箱箱馍干被搬运上车;

位于临猗示范区基地的山西轩福霖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苹果被清洗、切片后进入全自动食品加工生产线,加工后的产品即将被销往国外;

位于临猗示范区核心产业区内的山西省画宝刚食品有限公司主体大楼已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即将投产运营……

这是12月21日,记者在临猗县看到的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红火场面。

截至目前,临猗示范区核心区已入驻运城国锋制粉有限公司、运城乐禾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运城市国家战略粮食储备库等多家特色食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绘就了临猗示范区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发展的“群像”。

12月1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了山西省第四批5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临猗县特色产业集聚区(特色食品)榜上有名。

近年来,临猗示范区创新“从农业中长出工业”理念,聚力主攻食品加工,提速提效、提档升级,打造集生产、仓储、交易、检测、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厚植了县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谋势

明确发展坐标

临猗是全国的农业大县,素有“百万亩水果公园”之称,品种多达240种,年产量达25亿公斤左右,位居全国县级之首。该县先后跨入“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和“中国枣业十强县”行列,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名单,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务院电子商务进农村典型示范县等。依托农业资源优势,临猗县积极组建省级农业开发区临猗示范区,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临猗示范区2020年4月经省政府批复、同年8月正式成立,规划面积19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一核一园三基地”组成,即核心产业区、国家果业公园、优良苹果基地、优质鲜桃基地和特色鲜枣基地。截至2023年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1亿元,产业项目完成9.25亿元,绿色有机覆盖率完成62.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8∶1,各项考核指标位于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前列。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依托农业产业基础,临猗示范区紧抓战略机遇,主动把自身发展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体现优势、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动能转换,为产业注入“硬核”力量。

一方面,在“固本”上狠下功夫,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临猗果业生产比较优势,强化“链主”主导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方,形成了三大产业链,分别是以画宝刚为龙头的肉食加工产业链,以国峰面粉厂为龙头的面食糕点加工产业链,以康顺达为龙头的水果深加工产业链。

另一方面,在“开新”上狠下功夫,瞄准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培育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临猗示范区组建招商引资专班,班子成员“挂帅出征”,带头实行全员招商、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对有意向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通过全程领办代办、常态化园企沟通、领导调度推进“三项机制”,捕捉优质资源。按照“横向成群、纵向成链”要求,强化“链主”主导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细化招商图谱,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方拓展“朋友圈”。今年以来,临猗示范区已招项目12个,顺丰物流、乐禾食品、三科农商城、画宝刚烧鸡等企业的项目均注入产业集群中。

蓄能

产业“聚链成群”

3月,画宝刚项目落户;8月,山西晋龙集团6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在临猗县北辛乡王申村开建;运城市国家战略粮食储备库目前仍建设正酣……

近年来,临猗示范区成功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优质项目持续释放“榕树效应”,“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走进山西轩福霖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福霖”),正好遇到来企业卖果子的北景乡贾庄村村民张军。

“现在虽然不是苹果收购的旺季,但是周边村民的苹果我们厂也是能收就收。”轩福霖工作人员樊欣浩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认真地筛选这批苹果。

轩福霖是一家果品加工企业,负责将收购来的苹果清洗、切块并加工成果圈、果丁等果品半成品,这些半成品从这里销往国外,最终制成水果罐头、方便食品等。

虽然已到隆冬,但走进轩福霖生产车间仍感受到热烈的生产氛围。在自动生产线上,苹果经过一系列处理来到筛选环节,工人们身着统一工服、头戴生产帽在流水线旁紧张地对产品进行分拣。

车间外的空地上,叉车正在将堆成山的成品箱子整理利落,随时准备发车运走。

据樊欣浩介绍,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每年轩福霖能从周边果农手中收购近400万公斤苹果,辐射周边三个乡镇。也正是看中了周边这片优质苹果产地,企业才选择在此建厂。同时,企业还为周边劳动力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轩福霖是临猗示范区水果深加工产业链条当中的一个企业,它对接的上游正是临猗县的苹果产业。”临猗示范区农业科创部部长卫永收介绍,水果深加工产业链条包含上游的种苗、苹果种植采摘等企业,中游则是以山西康顺达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味和祥有限公司、临猗恒兴果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企业,下游则包括御品一园等电商企业、顺丰楚侯中转站等物流企业。

在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大门口,戴着口罩和手套的工人赵珊,正在一小撮一小撮认真地挑选着花椒叶。她告诉记者:“这些花椒叶收购时都要严格把关,在进入车间前,还要全部手工挑选一遍,必须保证干净,颜色鲜艳。”

“我们的所有产品,使用的全部为零添加面粉,作为配料的各种新鲜蔬菜,都是无公害绿色产品,经过无菌化车间的蒸、煮、榨汁,然后直接和到面里制作。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产品口感酥脆、麦香味浓、营养丰富。”山西胃你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丽表示,企业在原材料的购入、加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每一种系列产品的包装都严格管控,力争将传统工艺与民俗风情融为一体。

像胃你好这样的食品加工企业,是临猗示范区面食糕点加工产业链中的企业。该链条以运城国锋制粉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上游涵盖小麦种子、农机、种植等企业,中游以运城国锋制粉有限公司为龙头,还包括生产馒头的运城同享主食产业有限公司、生产锅巴的山西康诺食品有限公司等。

除以上水果加工和面食糕点加工产业链条外,临猗示范区还形成了以画宝刚为龙头的肉食加工产业链,上游链条企业有正在建设中的晋龙饲料有限公司和临猗县康众养殖有限公司等,中游则是以年产值达3.5亿元的山西画宝刚食品有限公司为主。

集腋成裘、聚链成群,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成长性好的特色食品加工项目在临猗示范区“长势良好”,三条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初步形成……

发力

加速产业集聚

采访当日气温将近零下10摄氏度,然而在临猗示范区标准化厂房项目施工现场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里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在项目建设现场各自有序忙碌着。

“我们眼前这个是综合服务楼,主体都封顶了。这边是公寓楼,正在封顶的是3号厂房。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1号厂房正在建主体,2号厂房地基也已经做完,预计明年五六月份项目就能进入试运营阶段。”临猗示范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亨指着一栋栋在建的高楼一一介绍道。

“该项目是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园区,项目占地36.23亩,总投资两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拓展示范区核心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示范区核心区食品园的功能和作用,成为企业集聚、服务集中、功能集合、土地集约的新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平台。”卫永收在边上补充道。

据介绍,标准化厂房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3栋4层标准化厂房、1栋地下1层地上5层的综合服务楼,以及1栋地下1层地上5层的人才公寓,总建筑面积4598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3.7万余平方米,综合楼及公寓面积7000余平方米。

李亨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将全力抓好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会通过强招引、严管理、优服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项目建设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体制机制先进区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推进项目园区提档升级,为促进临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造高水平平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临猗示范区坚持树立高新高端高效、集聚集群集约的发展导向,让高水平平台成为“金名片”“金梧桐”。

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只是临猗示范区打造要素保障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猗示范区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排头兵定位,强化科技投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一核一园三基地”,为特色农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提供动力。

目前,临猗示范区已建立了“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果业大脑”中枢系统平台“接天线”“布网线”“接地线”,将先进专业化农业栽培、繁育、管理技术多角度、全领域展示,助力果农生产管理自动化、精细化;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通过CMA计量和CATL资质双认证,服务农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临猗晋南水果产业园惠农服务平台提供农机库、农产品仓储库、自动化果品分拣车间、气调冷库等服务。其他相关平台还包括运城市果品出口平台、示范区物流服务平台、临猗县食品加工“双创”基地等众多公共服务平台。

该示范区打造了“两个技术创新体系”。其中,技术创新方面,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建成1个国家级研发(试验)基地,为果品深加工抢占高端市场插上了技术翅膀;技术应用方面,目前形成了“两大设施配套、六大技术集成”果园先进管理技术等,并制定发布了现代苹果生产、冬枣标准化管理等技术规程,为示范区的食品深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临猗示范区从获批伊始,便着眼未来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土地、环境、人才等要素保障,创新观念、破题解难,强化集聚要素,提升承载能力。目前,临猗示范区内公共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企业需要用水,首创、水投两家公司全力保障;需要用气,利民天然气满负荷供应;需要处理污水,日处理6万立方米污水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完全满足;需要用电,郭村,王签两座变电站双线路保障……高效的资源配置和过硬的承载能力,保证了企业“拎包入驻”,落地即生产。

本报记者 朱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