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4日
孟盟桥石桥遗迹(资料图片)。
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东南方3公里处的涑水河边,有一个美丽古老的村落,名叫孟盟桥。它的由来,与一桩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役——“王官之役”有关。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探寻烽火远去的岁月。
王官战事
王官,古地名,即今永济市虞乡镇王官峪村。乾隆版《虞乡县志》云:“王官谷,古名也。王官城在其侧,故名。”乾隆版《蒲州府志》云:“王官垒,在虞乡县东南十里,近王官谷。”唐代大诗人司空图云:“因为我有谷之名,本以王官废垒在其侧。”在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左传》中曾两次记载有“王官”地名。王官,晋国掌管君主生活起居的一种官职名,居此官职的后人遂以王官为姓氏。王官城,系晋国王官氏奉君命率师所建的军事城堡。《左传·文公·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其中的“王官”指的就是这个“王官城”。这桩战事,即史称“王官之役”,王官之役之所以发生,在于此前的两场战事。
一为秦晋殽之战。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穆公命令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军统兵征伐千里之远的郑国。秦军由雍城一路向东,经过晋国,来到了周王朝的北门,其将士毫无敬畏,其车马骄横跋扈。周人王孙满忿忿地说:“秦师无礼,不败何待!”行至滑地时,恰遇一位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正驱赶着十二头牛往周贩卖,突遇秦兵,他害怕被俘性命不保,便曲意逢迎地说,听闻大国将要诛伐郑国,郑君非常小心谨慎地加固了防御工事,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又派遣我献出十二头牛以犒劳贵军将士。秦军三将闻言,自知计谋泄露,往而无益。于是,改变主意,返程路上攻下了晋国的边邑滑城。其时晋文公丧而未葬,太子愤怒地说:“秦国欺人太甚,乘我之危,灭我滑邑。”太子身穿黑色丧服,领兵到一个叫殽的地方,阻拦秦军,奋力痛击,全歼秦军,并俘虏了秦军三将。文公夫人秦女为囚将求情,晋君许。三将归秦后,穆公穿素服,迎郊外,向三人哭道:“因我不听百里奚、蹇叔言,执意伐郑,令受辱,我之过,子无过。”穆公好言安慰三位败军之将,鼓励三将全心全意谋划复仇,并恢复三将官秩,更加厚爱之。
第二场战事是秦晋彭衙之战。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秦穆公命令孟明视等三将发兵,征讨晋国,双方战于彭衙。秦军再败而归。秦军接连两次败于晋国,无比懊恼。
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更加重用孟明视等三位将军,再次命令三将发兵攻打晋国。秦师重兵逼近济河,自蒲津东行不数里,来至一个有桥的村落(今孟盟桥村),孟明视下令焚毁舟船,丢弃包裹,万众一心,悬师盟誓,以示决一死战,别无退路。之后,秦军披坚执锐,所向披靡,一路所战,大败晋人,夺取了王官和郊两座城邑,以报殽役之仇。晋人皆恐惧闭城,龟缩拒战。秦穆公得利既止,全军而返。从不远处的茅津渡济河入殽,在殽地掩埋阵亡殉国的军人尸骨,祭丧三日。王官之战后,秦国威名大振,西方羌氏纷纷归附臣服,秦乃称霸西戎。
王官之役,除《左传》记载外,亦见著于《史记》:“(晋襄公)五年(公元前623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当然,还有一些流传于古诗词之中。唐代王官谷人司空图在《秋思》一诗中写道“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恶痛绝。清朝人介孝璹的诗《王官秋望》是这样说的:“祠外高楼日影斜,秋鸿飞尽见天涯。王官亦是论兵地,父老谁传卖酒家。万嶂烟霜全晋树,千年风雨晚唐花。黄河只在诸峰下,烽火难寻海上槎。”典籍也好,诗词也罢,文字的流传生动地彰显着王官城历史的模样;柳暗花明,总不忘王官垒千年的风霜!
桥亭幸事
孟明视三将一败于殽,再败彭衙,尊严丧尽。于是决心要在王官之役取得胜利,以雪前耻。孟明视在有桥的那个村落焚舟盟誓,以示决一死战的必胜信心,让人们知道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哲理,让人们遵循“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的古训,增强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精神感召力。后人感念孟明视,便将这个焚舟盟誓的村落命名为孟明桥(又名孟盟桥)。
孟盟桥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史书多有记载。《蒲州府志》云:“孟明桥,在永济县东南十里。传为秦孟明焚舟渡河盟师之处,凡姚暹渠诸水入河,必流经其下。”《蒲州府志》又云,“东起鸭子池,西接蒲州孟明桥,六十里皆水乡也”。《永济县志》云:“明弘治十六年,巡盐御史曾大有复自崔湾浚新道八十里,益引而西,经祁任、智光诸村至蒲州,由孟明桥入河。”《永济县志》又云:乡堡共一十六座……孟明堡……县志所谓乡堡者,即为民堡也,是百姓们为了避“贼所必掠”,民居散乱在郊外者,或百十余家筑一大城,或五六十家筑一小堡,这种群居结构是为乡堡。孟明堡为十六堡之一,足见此地在全县的位置之高。即使从公元前624年算起,孟盟桥村的存世也应在2600年以上,可谓久远矣!
孟盟桥临涑水河边,河上桥梁始建于何时,无稽。据村里老人们口口相传,明代时的河桥为青石大桥,桥在村中“老官门”旁的涑水河“水口”处。桥栏杆、桥路板、桥拱劵、桥狮雕、桥碑刻、桥龙饰件等,无一不是青石材质。整座桥梁,大气磅礴,雄伟壮观。青石碑刻树于桥之北端,为明代嘉庆年间立石。碑阳,楷书刻文“秦晋友好”四个大字;碑阴,楷书刻文“善用人秦国穆公,善战人晋国文公,百里视济河焚舟,孟明桥万古留名”四句诗文。明代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蒲州人杨博九世孙、清代诗人杨向顺写有《孟明桥》一首凭吊诗:“秦帅誓师处,千秋剩此桥。轻舟一炬尽,宿恨二陵消。霸气余黄鸟,波声送画桡。济河怀壮志,遗垒草萧萧。”孟明桥为清版《永济县志》所记的五桥之一。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涑水在州东十里。有孟明桥。其上流即绛水也。”近代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名桥谈往》中曾将“孟明桥”与泸定桥、卢沟桥等作为中国历史名桥一并提起。孟明桥上,有过千军万马、帝王将相的身影。相传秦始皇巡视东方,汉武帝亲临河东,北魏孝文帝、隋文帝、唐高祖、唐明皇等,都曾登临古老的孟明桥。
驿盐纪事
孟盟桥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曾为古驿站、古铺舍的所在地,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
孟盟桥的古驿站设置在交通要道上,这种交通要道称为驿道。《蒲州府志》云:“蒲为驿者二,在永济曰河东,在临晋曰樊桥”“虞乡县分管樊桥驿”“蒲州河东、樊桥二驿,当通途要冲。道秦蜀者必出焉,其自秦蜀之燕者,亦无不经也”“乾隆丁卯戊辰之岁……以马不足调,山西诸驿骑皆集于蒲”。《永济县志》云:“河东驿旧在南门外永丰厢,今移东关,为西来入山西首站。东至临晋樊桥驿七十里,西至潼津驿九十里,西南至潼关驿七十里。置邮传命,日络绎焉。”河东驿“实秦晋之要冲也”。旧设丞主驿事,后丞汰而领于县令。清光绪年间,河东驿额设马数四十八匹。《永济县志》记载永济铺舍共四大路三十八铺,孟明铺为东南大路六铺之一。铺舍即驿站也。顾炎武《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有驿站铺舍必然就有通途要道。孟明铺位置于官道上之要冲,同时又是盐运路上的重要节点。文化学者王岩、朱润娇、薛吉信在《涑水河上的古桥——盐运地标孟盟桥》一文中说,汉魏之际,河东运往陕西的盐道有四条,孟盟桥、下马头在去往富平雍州的盐道上;清代河东盐运往长安、咸阳、豫西的盐道有三条要道,孟盟桥在南盐道上。文章还提到,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河东盐路行销晋陕豫三省府厅州县全景图》上,孟盟桥之名赫然在列,孟盟桥以西的好多个地点都将其作为中心,标明“距孟盟桥多少里”。由此可见,孟盟桥在河东盐运史、河东驿站史上的地位。
孟盟桥旧时既为盐路坐标,又是驿站地望,水旱码头,通衢大道,茶楼酒馆,店铺饭庄,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人烟之阜盛,街市之繁华,俨然都市。最令人惊叹的是,村中当年还有典当行。南太吕村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茶房碑记》文中有“孟明桥义和当施银一钱二分”的字样,“义和当”即为当铺名号。至于村内古堡墩、古碑刻、古墓葬、古桥梁、古茶楼、古旅店、古驿站、古盐庄等,皆有遗迹可寻可考。
古村新事
孟盟桥村景色优美,环境宜人,涑水河、古驿道、国道521线和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运风高速“永济西”出口依偎于村东。嵋塬环其后,条山列于前。路逶迤而修迥,川既漾而济深。田肥土沃,人寿年丰。涑水河昼夜不息,将古老而年轻的孟盟桥村一分为二,桥南为第二、三居民小组,桥北为第一、四居民小组。2023年统计,合村共335户、1278口人。孟、马、贾、赵等为主要姓氏。国土面积3421亩,其中耕地面积1923亩。村北旅游路旁,村里创办的“河东驿农家乐”已初具规模,成为集文物收藏、碑刻展示、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新锐文旅实体。红薯粉条加工是村里的产业项目新亮点。村民秉承祖传粉条加工技艺,产品畅销晋陕豫多地。村里的李志忠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收集整理孟盟桥村历史、人文、典故、传说,带动了村里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到底是孟盟桥,还是孟明桥?二者皆有道理。作为村名,孟盟桥是今名,孟明桥是古称,都与“孟明视盟誓”有关。孟盟桥四重含义:地名、村名、桥名、驿站名。
夜,静悄悄的,只有古河的涛声低吟。月光下,河面好宽,一泓清水闪烁着粼粼的波光,从很远处流来,又向着很远处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