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024年01月18日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吴 雨)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总量上坚持合理充裕,结构上强化精准滴灌,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贷款超22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14年末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末的235.48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随着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日益完善,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2023年前11个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保持在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

从资金投向来看,金融系统不断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9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6.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已累计为140家民营企业发行的2438亿元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截至10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7.7%、22.1%、15.7%,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直接融资渠道也在不断畅通。截至2023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7.5%。在超52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900家,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券托管余额从2019年末不足百万亿元,增至2023年11月末的156.9万亿元。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国将持续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