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现象”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新华社记者 熊言豪 刘赫垚 杨思琪

2024年01月29日

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这个冬天中国文旅经济最闪亮的景观。“尔滨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不免会问:哈尔滨的走红只是流量的狂欢吗?会不会“昙花一现”?

记者调查发现,“尔滨现象”的出现固然离不开互联网助力,但更重要的是“势成之”:“乘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启迪之下,哈尔滨凭借优越“冷资源”和深厚文化发展特色文旅“热经济”;“造势”——当地政府和企业“预则立”,为疫情过后首个冰雪季早早做起功课;“顺势”——妥善应对挑战后“尔滨”愈发自信,市民主人翁热情迸发,社交媒体热度持续。是这样的时与势,让冰城“火”了。

“‘尔滨’这次火爆出圈,烟火气满满、活力满满、热情满满、信心满满”,哈尔滨市的城市管理者说,“我们更有底气书写特色文化旅游的新篇章”。

“井喷式”增长,“冰城”今冬如此耀眼

这个冬天,来哈尔滨赏冰玩雪,成为全国各地人们的新时尚。

1月25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第39天。夜幕下,这座巨大的冰雪乐园人潮涌动,流光溢彩。游客观赏冰雕雪塑之余,争相体验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等“王牌”娱乐项目,跟随网红主持人“左右哥”的口令尽情舞动,现场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好看又好玩,不虚此行!”西安游客卢畅笑着说。

不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热门景点景区人头攒动,红专街早市、道里菜市场,甚至一些洗浴中心都人气十足。这个冰雪季,“冰城”迎来“高光时刻”,成为国内最热门的冰雪旅游城市。数据显示,仅2024年元旦假期三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达304.79万人次,旅游收入逾5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0.5万人次,同比增长93.8%。

“尔滨”火了,带动起黑龙江全域冰雪旅游热。广西“砂糖橘”、四川“小熊猫”等萌娃组团“勇闯”黑龙江,所到之处受到东北“老铁”热情欢迎,网友通过直播平台开启“云看娃”模式。黑龙江冰雪热的巨大流量和关注度,让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由心动到行动,纷纷“整活”,围绕当下“热梗”、话题,宣介自家旅游产品,形成“全国文旅大联欢”之势。

不仅如此,“尔滨”还出圈到国外。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瑞士国家旅游局局长马丁·尼德格尔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对哈尔滨冬季旅游的火爆叹为观止,并用中文喊话,欢迎中国游客前去瑞士观光旅游。

“尔滨”的闪亮,也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被看见,为东北振兴带来久违的人气和宝贵的信心,使这里的资源禀赋、政策优势、人文特色和巨大潜能直观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现象级爆红,偶然还是必然?

一个多月来,哈尔滨文旅市场热度高位持续。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哈尔滨旅游热度从元旦延续至春节,春节期间,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超14倍,成为全国增幅最高的城市。

“哈尔滨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说。

冰雪是黑龙江的鲜明特色和优势。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冰雪资源大省,黑龙江省近年来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将冰雪特色文旅作为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冰雪季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让冰天雪地更好转化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如果说黑龙江是“冰雪之冠”,哈尔滨就是冠上最闪耀的明珠。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1985年第一届哈尔滨冰雪节,1999年第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的冰雪节庆文化已有数十年历史,“冰城”名副其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奥运冠军之城”和联合国授予的“世界音乐之都”,哈尔滨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游客感到“见面胜似闻名”。

游客可能没想到的是,为了迎接这个冬天的冰雪热,黑龙江省早就开始行动了。2023年,黑龙江开展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建立“文旅体验官”制度,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着力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在冰雪季来临前,黑龙江省辗转多个省份向全国人民推介自己的优质冰雪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运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推介。

2023年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拉开冰雪季旅游大幕。不料,当天游客众多,因等待大滑梯时间过长直喊“退票”。哈尔滨市相关方面立即退票、道歉,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细化景区服务。这样的诚意之举打动了游客,化危为机,赢得大量网友点赞,让更多人坚定了来冰城“打卡”的心愿。

“尔滨”此后渐入佳境,开启“宠客模式”。索菲亚广场升起人造月亮、街边建成温暖驿站……哈尔滨拿出“家底”,一波波暖心操作让本地人感到“陌生”。市民的好客热情也被点燃,纷纷加入款待客人的行列,在中央大街请游客喝茶、私家车免费护送游客……

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市民有爱,再加上社交媒体加持,使“尔滨”在天时、地利、人和中成为“顶流”。

“尔滨现象”,如何成为“新常态”?

谈起“尔滨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哈尔滨今年冰雪旅游爆红有偶然因素。不过,借着“3亿人上冰雪”的冬奥效应、东北全面振兴机遇等大势,这座具有城市特质、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有决心做好市场管理、高水准服务的城市,有望把“尔滨现象”变成文旅产业大发展的“新常态”。

近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启存冰工作,为下一个冰雪季和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做准备。当冰雪热潮遇上体育激情,“冰城”盛况可想而知。据悉,哈尔滨市聚焦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将重构文旅发展顶层设计,以游客为中心优化提升冰雪大世界等景区大平台,决心以亚冬会为契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之美,何止冬天的冰雪。”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座城市春有浪漫的“丁香花王国”,夏是宜人的避暑之都,秋有美丽的五花山色,这是哈尔滨发展全季旅游的实力所在。

哈尔滨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长红”的最大底气。市区保留着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等一大批历史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城”。这里是我国传承现代音乐艺术最早的城市。“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品牌整合夏季旅游资源,让音乐会、美食节、啤酒节深度融合。人们有理由期待,“尔滨现象”的夏季版同样精彩。

有关人士指出,“尔滨现象”为提高城市吸引力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城市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需要努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硬设施’,优化旅游业态、消费氛围等‘软环境’。即便冰雪消融或是流量减少,这样的城市也将在下一轮激烈竞争中获得更多先机和更充足的底气。”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黑龙江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潘洋说。

“让‘尔滨现象’成为‘新常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张娜认为,“特别是要持续提高冰雪旅游文化影响力,提高政府部门在冰雪旅游发展中的服务、管理能力。”

专家还认为,“尔滨现象”对释放冰雪经济活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探索“网红”城市行稳致远路径,提振高质量发展信心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尔滨现象”及其未来发展,值得相关方面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探寻城市品牌塑造和运营规律,从而期待更多“尔滨”的出现。

(新华社哈尔滨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