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9日
新华社记者 夏 亮
“一样的肯定做不了,只能尽可能地模仿。”
“尔滨”火了,连带鄂伦春族“狍角帽”也登上了热搜,以至于千里之外的浙江义乌有不少商家近期频繁收到能否生产“平替”的咨询。
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出圈”,带动冰雪经济持续火爆。事实上,“冷经济”并不只是寒冷地区的专属,“冷资源”相对匮乏的浙江也正在从“热雪沸腾”的“冷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连日来,位于台州温岭松门镇东南工业区的浙江远景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埋头组装滑雪镜,一旁的成品仓库里堆满了装有滑雪镜的箱子。
据介绍,该生产车间大概有200名工人,一批3万副滑雪镜的货物即将出厂。车间主管潘信如说,该公司开设滑雪镜生产线已经有六年了,这两年的生产订单特别多,而往年一般做到10月份就进入了淡季。
“去年以来,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3月,月出厂滑雪镜6万多副,差不多每天生产2000多副。”潘信如说。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宁海因徐霞客的足迹和游记而闻名遐迩,同时其在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也享有盛誉。目前,以运动杖为主的冰雪装备产业在宁海已经形成年产值9.2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值的75%以上。
宁海兴达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不同型号的滑雪杖产品正在进行组装,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年前的最后一波赶工。“全国出口的10根滑雪杖,至少7根产自宁海。”公司行政经理刘文说,除了滑雪杖,踏雪板、防滑鞋套等冰雪运动装备在市场上也备受欢迎。
“我们国内销售大多是采购形式,今年东北那边确实有增加冰雪产品的采购量,比如踏雪板产品由原来的一次性采购几双,到现在有客人几十双一起采购。”刘文说,用于深雪行走的踏雪板以往市场主要在北美,如今国内市场也慢慢开始有了需求,“最早是东北,然后是新疆,现在内蒙古赤峰那边也有客户来咨询这款产品。和去年相比,踏雪板内销增幅超50%。”
在刘文看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冰雪旅游体验需求的多样化和品质化提升,游客对深度、人性化和体验式旅游的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而这无疑将利好冰雪装备产业。“深度游意味着游客不只是停留在观赏冰雕雪景、初级滑雪体验等层面,而是寻求更丰富的冰雪活动参与、冰雪文化体验,这些将进一步激活市场的潜力。”
经常滑雪的人可能都会遇到,滑雪靴装入背包容易导致背包潮湿,从而滋生细菌,损坏滑雪靴等问题。宁波一家企业生产的滑雪靴加热烘干背包与消毒灭菌多功能背包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市场上也受到追捧。
“我们主要是外销,但今年内销增长幅度也超过了20%,现在公司生产满负荷运转,订单也排到了四月份。”宁波雪鹰运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永康说。
冰雪装备制造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之相应的浙江各大雪场也迎来游客人流如织的盛况。
位于杭州临安的大明山滑雪场是华东最早的室外滑雪场之一,随着春节的临近,雪场也迎来了客流的高峰。“每天的客流量在2000人左右,周末的客流量会更大,有3000人左右。”杭州大明山风景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说,“尔滨”热激发了大家的滑雪热情,今年雪场的营业额已经接近2000万元。
今年是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正式运营后的第五个雪季,去年雪场接待游客7.6万人次,预计今年游客接待量有望突破9万人次。雪场负责人路彦峰说,滑雪场不仅有游客带来的“人气”,更聚集了村民增收的“财气”。去年,滑雪场所在的合生乡103家民宿总营业额达1508万元。
浙江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浙江共有24家冰雪运动场所,其中滑雪场18家。2022—2023雪季,参与运动人数达到1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77%,总产出4.73亿元,同比增长25.80%。
浙江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姜建成表示,据初步预估,2023—2024雪季,浙江的滑雪游客将达到200万以上人次,消费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总消费达到6.2亿元以上。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表示,北京冬奥会的“长尾效应”、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动、运动装备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冰雪运动+旅游度假”的深度融合、收入稳居前列的居民消费潜力强劲释放等因素叠加,再加上爆火出圈的“尔滨”现象助推,共同组成了浙江冰雪经济持续攀升的成功“密码”,充分展现和生动诠释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图景和深刻内涵。
(新华社杭州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