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绛县晋文化发展

丁卫娜

2024年02月21日

绛县历史久远,文脉绵长。在绛县纷繁复杂的文化符号中,晋文化无疑占据显赫地位。

据文献典籍记载,公元前669年,晋献公诛杀公族,始都绛,历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等8位国君,绛作为晋国都城长达84年。

虽然这在整个春秋晋国史上只是短暂一瞬,但它却是春秋晋国最灿烂、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晋国从这里开始崛起,百年霸业从这里铸就。

绛县即是故绛,故绛就是绛县。这不仅仅被《左传》《国语》等正史典籍所记载,更被镶嵌在故绛地表之上。这里既有“天下第一县”的历史渊源,又有勤劳智慧“绛县老人”的千古佳话;既有绛地瑞麦嘉禾的石刻,又有历经沧桑馆存的《晋旧都》石匾;既有沉寂绛地足以印证晋国都城“戎狄环伺”的横北倗国和雎村翟柤国西周墓地,又有巍然耸立在槐泉村、下村、南刘家村的晋国三公墓……众多久远而真实、携带着晋国历史信息的绛山绛水、名人名村、地望遗存,构成了春秋晋国文化谱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秀逸俊美的山川河流、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业、厚重独有的兵工遗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这是推动绛县发展的优势和“王牌”,也是绛县人引以为傲的自豪和对外宣传的亮点。

多年来,绛县在晋文化的挖掘开发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先后组织力量收集出版了《晋文公》《晋文公传说》《晋都故绛》等专著,建成晋文公展馆,极大地提高了晋文化宣传力度。

但是,目前绛县晋文化的保护利用局限于“小打小闹”,没有实质性、突破性、前瞻性进展,缺乏文化呈现的具象载体,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未能充分发挥。横向比较,同属春秋绛地的兄弟县市已捷足先登,纷纷打造出晋国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亮出“晋之源”等文化名片。

绛县也应当迎头赶上,传承、发展、保护绛县当地的晋文化符号,让晋文化真正“活”起来,成为故绛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坚定文化自信,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晋文化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和合精神、晋商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选贤任能品格,铸就了故绛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应充分挖掘晋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定地将故绛晋文化所赋予的优秀时代价值作为“四宜绛县”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顶层设计,深挖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互促。晋文化的文化元素渗透散落在绛县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以全域旅游为底色、文旅融合为路径,在全县打造“晋国故都”,并且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深入挖掘收集绛县境内的晋文化元素,让扎实充盈的文史资料研究成果,成为晋都故绛的有力证明,让文旅融合的丰硕成果惠及百姓、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推动全民普及,创新传播形式,实现联动发展。要让晋文化从博物馆走出来,从古籍的字里行间走出来。首先,要加大晋文化的全民普及教育力度,以县政协新近出版的书籍《故绛晋韵》为基础普及材料,定期开展晋文化讲堂,推进晋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其次,要打造晋文化的多种表现形态。在县城,以“晋都故绛”为主题,全面注入晋文化符号,建设晋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晋文化公园、小游园,打造晋文化地标、主题餐厅、主题会展等;在农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将与晋文化有关的20多个村子,设立为“晋国文化村”,每个村根据其所携带文化基因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融入当地乡土民俗,建村史馆,设立春秋晋文化驿站,修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再次,在传承晋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用现代大型实景沉浸式演出的方式,将晋都故绛千古情搬上舞台,丰富文旅产品,刺激夜经济发展,不啻是一种“资源”变“财源”、扩大对外影响力的有效举措。最后,还可以通过每年开展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为当地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县校合作,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晋文化文创产品,作为旅游产品和故绛礼品。

(作者单位:绛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