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董倩倩

2024年02月28日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有效益的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对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扎实抓好有效益的投资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强调要用好项目“四库”管理模式,做实做细2024年度建设项目、省市重点项目、专项债券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五张项目清单”,健全完善从谋划、招引、立项、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的全链条项目推进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支撑。

有效益的投资就是有质量、有效率、有回报的投资,特别是在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大水漫灌”式投资相比,有效益的投资更强调投资的可持续性,就是在合理控制债务风险的基础上,既要扩大新产业、新技术等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投资,也要注重“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协调发展等具有较强社会效益的项目投资,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推动供求体系的动态平衡,通过投资的带动、放大、辐射作用,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

项目建设是拉动有效益的投资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只有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才能带动产业聚集,牵引产业升级,形成招商引资“强磁场”。

我们要在招“大”引“强”上持续发力,重点瞄准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企业,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围绕“重中之重”项目,建立管理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要做好保障服务,逐一明确有关工作任务的推进主体、关键环节、完成时限以及责任部门,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让引来的大项目成为支撑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与此同时,还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找机会、谋项目、争资金,谋划实施产业转型、能源革命、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争取在高质量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要求,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布局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良好产业生态构建和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围绕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数字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实落地与高效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抓好人才智力支撑,健全人才吸纳体系,积极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育体系,吸引和培育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支撑。

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

扩大政府有效益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府投资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推进等,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充分发挥有效益的投资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在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上适度超前推进部署,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服务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可以带动相关领域内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其次,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于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领域投资布局,明确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推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加大推介和服务力度,激发社会投资主体活力,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联动效应。最后,政府还可以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支持。

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

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提升办事效率;要积极举办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现场观摩会等,推动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引进的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要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让企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要实施“园区提质”行动,加快构建特色产业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运营高效的园区发展格局,增强对产业项目落地的承接保障。此外,还要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通过优化各种制度性安排,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