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8日
盐湖区龙居镇赵村村集体所属温室内,村民在采摘甜瓜。
盐湖区东郭镇亿博农业有限公司大棚内,果蔬产品通过自动运输设备运送更加快速便捷。
盐湖区东郭镇亿博农业有限公司大棚内,市民将采摘后的西红柿放置在自动运输设备上。
品尝新鲜无污染的蔬菜,享受悠闲采摘之乐,体验农耕文化……不知从何时起,现代城郊农业已悄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现代城郊农业是指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乡交界处发展的一种农业形式,它结合了现代农业技术和城市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安全农产品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旅游和体验农业活动的机会。
连日来,记者深入城市郊区,详细了解现代城郊农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为城乡融合发展、和谐共生作出的积极尝试。
提供丰富“菜篮子”
采访第一站,记者来到了位于东郭镇东郭村的盐湖区亿博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
走进一个西红柿大棚,一股清新的香气就扑鼻而来。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绿色的藤蔓上,显得格外诱人。6名工人各自忙碌着,他们或弯腰拔除杂草,或摘掉藤蔓上的枯叶。
“我们种植的是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去年10月下旬种的,今年2月中旬上市,预计5月底下市。”公司负责人牛杰一边介绍,一边嘱咐记者小心脚下。原来,大棚正在以滴灌的方式浇地。“前段时间采摘的人太多,不敢浇地。趁早上人少,赶紧浇。”他说。
盐湖区亿博农业有限公司于去年成立,计划投资建设15个双拱双膜大棚,总占地面积80亩。目前,已建成8个。其中,2个种植西红柿,占地11亩;1个种植西瓜、甜瓜,占地3亩;5个种植草莓,占地30亩。
发展现代城郊农业,离不开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更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亿博农业的果蔬种植大棚里,除了铺设现代化滴灌管道、安装电动卷帘机外,还有长达4000米、通往每个大棚的车辆运输轨道。
“在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的组织下,我们去了太原、陕西杨凌等地实地考察,引进了很多先进设备,为大棚果蔬种植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定期对大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果蔬的生长环境良好。”牛杰说,公司还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以新的农业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安全的农产品。
在一旁干活的务工人员、来自夏县庙前镇杨村的张雪玲说:“大棚里的西红柿不打药,杂草都是我们一根一根拔的。因为不打药,所以管理就要跟上,发现了问题,就要随时解决。我们6个主要负责西红柿和甜瓜3个大棚。在这干活快4个月了,我也学到了很多蔬菜管理知识。”
大棚果蔬以采摘为主,但公司也与城区一些大型商超有合作。这段时间,前来采摘的人很多,给城区商超的新鲜果蔬已经供应不上了。
“今年,我们准备在大棚里铺上地毯,城区居民再来采摘,就不会弄脏游客的鞋子了。”牛杰说,下一步,公司还会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作物,像黄瓜、毛豆、红薯等,全都是无公害的,给大家提供新鲜的、绿色的、多样化的农产品。
采访当日,记者偶遇前来采摘的城区居民田运芳,她和爱人提着5个装得满满当当西红柿的篮子从大棚里出来。
“我们是第一次来,从抖音上看到这里的西红柿评价很好,就来采摘了20多斤。在大棚里尝了一个,不酸还入口绵甜,口感确实好。回去后可以拿它当水果吃,也可以做菜。”她高兴地说。
走进位于解州镇社东村的盐湖区兴盛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果蔬大棚,一溜儿的农业智能设备“棚掌柜”让人眼前一亮。
合作社理事长刘秀峰介绍道:“作为农业物联网智慧设备,每个‘棚掌柜’跟手机连起来,就能实现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
成立于2018年的盐湖区兴盛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摸索,这里种植的甜瓜、西瓜、西红杮、草莓不打任何农药,已于2022年获得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合作社。该合作社所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用于采摘,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鼓起农民“钱袋子”
现代城郊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机遇,鼓起了农民“钱袋子”,还促进了城乡交流互动,共同发展。
在盐湖区兴盛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社东村村民刘仙草正麻利地把一盆盆草莓按大、中、小个进行分装。她打趣地说自己啥活都干,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刘仙草今年68岁,在合作社种植基地务工三四年了,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咱这么大年纪了,走远处打工也没人要。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钱,又能顾了家,要不然就坐屋去了。”她说。
盐湖区兴盛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共流转500亩地。其中社东种植基地占地300亩,每天有固定务工人员20人。
刘秀峰说,忙的时候一天需要四五十人,栽苗时需要的人最多,能达到100人,那会儿光每天的工资就能支出1万多元。务工人员的工资都按小时算,淡季一小时10元,旺季一小时12元。合作社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盐湖区亿博农业有限公司也为所在的东郭村,以及附近夏县庙前镇共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记者见到东郭村村民李淑梅时,她正从大棚里出来,手里提着客人采摘的一篮西红柿。她颇为骄傲地说:“我今年60岁了,主要负责给工人安排活,属于管理人员。一天上班8小时,以前收入按天算,现在干得好,公司准备按月给我发工资,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活也不重,关键是工作环境好,空气新鲜,心情都好。一天看着绿油油的大棚,对眼睛也好。”
成立于2023年的盐湖区解州镇聚祥佳家庭农场位于解州镇曲村,共有两个基地,共有26个大棚,占地40亩,种植了七八个品种的草莓;在席张还有个基地25个棚,占地40多亩地,已经经营近10年了。
12日10时30许,记者到达曲村时,农场主高金凯满载一车草莓进城送货了。他的爱人王容容说,农场与城区十几家高档水果店有合作,现在是采摘季,基地的6名工人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采摘,7点多往城区送一车货,10点多再送一车。
“一天能采摘500斤,第一车草莓由家人在城里卖,第二车都送往了高档水果店。”王容容说,“周末采摘的人多,平时主要是送到城里卖。春节前,草莓的发价是一斤20元以上,现在一斤发价是16元。一个棚大约投入7万元,照这种速度,预计两三年就能回本,算是很快了。”
探出发展“新路子”
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现代城郊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向。
走进龙居镇赵村一个甜瓜大棚,虽然瓜架上还零星挂着甜瓜,但已进入采收尾期的甜瓜蔓显得有些发蔫了。
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稳立介绍,这个大棚占地1亩多,是去年9月份建的棚、种的瓜,去年腊月二十上市,预计3月下旬下市。这个大棚属于集体所有,今年净收入4万多元,全部要入集体的账。
“种的品种是博洋9号甜瓜,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经常送技术上门,一上市就在本地打开了市场。”马稳立介绍道,赵村种植大棚蔬菜已有十几年历史,全村现有160多个大棚,种植的都是西葫芦、西红杮、黄瓜、辣椒等各类蔬菜。
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发包土地这一项。去年开始,在盐湖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赵村高标准甜瓜大棚顺利建成。棚内安装了4个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地热泵,确保大棚温度冬天不低于15摄氏度,夏天不高于35摄氏度。
“村里的大棚种的比较杂,都是一家一户种植,形不成规模。客商来了,货都凑不齐。”马稳立说,“赵村要以这个甜瓜大棚把全村大棚都带动起来。老百姓不知道什么能挣钱,咱就把这个产业做起来。赵村离城很近,出了城区,三五分钟就到咱这了。这条路子可行。”
由赵村党支部领办、于2022年成立的运城市绿天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盐湖区为数不多的拥有上百户社员的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已经有7户社员准备今年种植甜瓜。
今年的盐湖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区要加快发展城郊农业、观光农业,聚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中心城区周边有近200家果蔬生产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了支持这个快速壮大的群体发展现代城郊农业,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特成立了盐湖区果蔬农民技术员队伍,并组织新农人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引进了各类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
本栏照片由本报记者陈方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