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0日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安排2024年经济工作时,紧跟中央、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将“扎实抓好民生改善”作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再次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贯追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321个项目纳入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之中,并且逐项逐条推动落实,以用心用情的态度办好民生实事,续写增进民生福祉的辉煌答卷。但保障和改善民生并非一时一事之功,必须长期坚持。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要抓好民生改善工作,应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句话道出了发展和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俗话说:“有多大家底办多大事。”这里的“家底”可以理解为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而民生工作正是以这些“家底”为支撑的。只有经济实现大发展,才能持续不断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充电”“加油”,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保障,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可以说,没有经济发展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强大后盾的民生改善就是一句空话。第二,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式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三新一高”的要求,其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第三,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如果经济发展了,民生就会得以改善,同时,民生改善又会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处理好全面统筹与重点聚焦的关系。改善民生是一项全方位、多领域、高难度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这些方面彼此交织、相互作用,某一方面的建设成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方面,因此需要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在民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发力,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力避“木桶效应”,形成强强联合、齐头并进力促进民生改善的态势和局面。但与此同时,面对艰巨繁重的民生工作,搞“一把抓”往往会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因此需要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做到主次分明,找到抓手,明确重点,靶向施策,善于从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或特殊人群打开民生改善工作的突破口。比如,我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建立省内首家零工市场,解决“马路零工”就业难题,体现的正是民生工作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关切和聚焦,同时这也是我市从“小切口”入手,做实民生“大文章”、办好群众“心头事”的一个缩影。
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社会环境、社会矛盾均发生重大变化,对民生改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加促使我们必须保持尽力而为的态度和精气神儿,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举措,最大限度地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另外,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抓民生改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尽力而为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立足当时当地实际,尊重客观规律,想办法、定决策时要统筹考虑需求度和可行性,考虑是否与时代发展大势相适应,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相匹配,是否与群众意愿相契合,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不作无法兑现的承诺。
处理好一鼓作气与久久为功的关系。从短期或某项具体工作来看,民生工作有时会被划分为阶段性的任务和具体目标,有明确的完成时限、指标要求等。而从长期或整体的角度来看,民生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需要我们着眼长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之以恒改善民生。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适时调整精神状态,更好地为改善民生事业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