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掐丝珐琅画作品《金龙鱼十二神兽图》。
庾炜在创作掐丝珐琅画作品《龙凤喜》。
阳春三月,气清景明,在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的一处民宅里,一幅幅制作精良、色彩斑斓的掐丝珐琅画作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满堂春色增添了更多妙趣。一旁的“守艺人”庾炜正伏案创作全新的掐丝珐琅画作品《龙凤喜》。只见她左手捋着金丝,右手中的剪刀和镊子流畅切换,一弯一绕、一点一掐间,张弛有度,收放自如,非遗之美流动于指尖、跃然于眼前。
用金丝勾勒出精美的轮廓,用釉料填充成亮眼的色彩……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在保留传统景泰蓝工艺中掐丝、点蓝等工艺的基础上,汲取国画中的工笔手法、油画中的色彩渐变技巧等多种绘画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景泰蓝制作方法相比,掐丝珐琅画不用制胚、无需烧制和打磨等,拓宽了适用的材料载体和创作的表现形式,因此被称作“不用烧的景泰蓝”。
“掐丝珐琅画以金属丝为主料,代替工笔画中的线描,配合釉彩作为填充,主要分画图、掐丝、点蓝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它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花鸟等,颜色千变万化,独具魅力。”今年49岁的庾炜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
构思、设计、图样制作,再以金属丝在画面上勾勒出线条,用烧制打磨成粉的矿物质珐琅釉料填色,通过冷处理制成水晶瓷面,十几道工序后,一幅掐丝珐琅彩画才算制作完成,画作经年累月不易褪色。
几年前,庾炜偶然接触到掐丝珐琅画,随即被其吸引。“高雅生动、色彩斑斓、流光溢彩,掐丝珐琅画令我眼前一亮并为之着迷。”庾炜说。一张方桌、一团金丝、一把剪刀、一个镊子、一管胶水、一张底板、一双巧手、一段时光……自此,庾炜带着兴趣和热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据庾炜介绍,掐丝和点蓝是掐丝珐琅画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构成了掐丝珐琅画的灵魂、骨骼及血肉。其中,勾勒线条的步骤即为掐丝,掐丝时需要先用镊子轻轻地把丝捋直,根据图样线条改变丝的走向,通过掰掐、粘丝形成主体图案。看似简单的掐丝,需要纯熟的技艺和灵巧的双手。线条既要衔接紧密、完整有形,还应流畅灵动,每一处细节的精心掐饰,才能让画面呈行云流水之势。而点蓝就是上色,上色要求均匀平整、厚薄适中,既不能透底,也不能遮到丝的高度。全神贯注粘丝,小心翼翼点蓝,每一笔线条都是一份专注,每一抹颜料都是一份热爱。制作一幅掐丝珐琅画所需时间由手艺人技术、画幅大小、画面复杂程度决定,短则几日,长则数年。
栩栩如生的花鸟图,寓意吉祥的白象图,精美实用的挂画、杯垫、摆件……近年来,庾炜陆续创作出多件作品,件件都是赏心悦目。“这幅《金龙鱼十二神兽图》花费了我十多天的时间,‘龙腾盛世’‘鱼跃龙门’‘神兽赐福’等元素点缀其中,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提起自己的得意之作,庾炜滔滔不绝。
如今,随着“非遗生活化”概念的兴起,掐丝珐琅技艺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胸针、书签、耳环、项链,越来越多的掐丝珐琅制品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因此,在掐丝珐琅画创作中,庾炜也特别注重在掐丝珐琅的华美气质中融入生活美学。“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相信在广大‘守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掐丝珐琅画将散发更加绚烂的光彩。”庾炜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庾炜希望将来能通过开设掐丝珐琅画兴趣培训班,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近距离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和传承非遗传统技艺,为培养代代相传的“守艺人”、让非遗的“厚家底”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