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4日
游客在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上赏杏花、猜灯谜。 田 敏 摄
本报记者 韩维元
春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3月31日,“山生有杏 乡约袁家”万荣县皇甫乡第八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落下帷幕。
从第一届到第八届,从鲜有人知到网络走红,从政府主办到群众“主办”,皇甫乡把花节经济的“流量”变成了乡村振兴的能量,把乡村的风景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钱景”,在花节经济中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花样”翻新 农旅融合
农家小院品特色美食,杏花树下围炉煮茶,赏花步道对诗猜谜……漫步在皇甫乡南吴村袁家庄古村落,不仅可以赏杏林花海、观孤峰拥翠、探双泉流碧、寻百年老宅,还能夜宿星空房,打卡各类网红景点,一个古朴与时尚、诗意与烟火、农业与旅游深度交融的和美乡村让人感到惬意而温馨。
作为万荣县“果海笑城·畅游后土”美丽乡村游系列活动的“首秀”,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以“创意创新、打响品牌、助农增收”为主线,以“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为目标,通过深化农旅融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今年的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特别推出了杏林农家、杏园诗会、杏园嬉戏、“杏”好有你、杏园耕作、“杏”福乐园、专“杏”致志、栽种“杏”福、如影随“杏”、“杏”音袅袅十大主题活动,围绕袁家庄人文特色和千亩杏花资源精心打造围炉煮茶、诗词对联、花海瀑布等打卡场景,让游客在诗意与烟火间感受不一样的春天。
“每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我都会过来,每年都有新意,特别是今年推出的杏林诗会、杏园嬉戏、杏园耕作等主题活动,可以让父母带着孩子重温丢沙包、踢毽子、滚铁环等儿时游戏,体验耕田、摇耧、耙地、锄地、播种等传统农耕方式,一起认领‘我的小农场’,大家都特别愿意参与。”游客吴莎莎说,她在这次游玩中不仅体验到了春天的浪漫,更学到了农耕知识。
活动期间,皇甫乡还举办了“皇甫乡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全乡各村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展会,联合共青团万荣县委、万荣县妇联举办了“青春有约·‘杏’好有你”青年联谊活动,并围绕产业发展,邀请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杏农讲解杏树新品种种植和管理知识,推动产业迭代更新。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花节经济想要‘出圈’,就必须不断创新。”皇甫乡党委书记费亚楠总结说,从第一届的杏花摄影节到如今的文化旅游节,从曾经的舞台挑大梁到如今的全域活动,从红极一时的“快闪”到如今的网红景点打造,皇甫乡始终紧跟流量热点,用丰富的网络和市场语言,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充满内涵的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
群众“主办” 全民同乐
3月28日,天气晴好,万荣县袁家庄杏花开得正艳。上午9时许,袁家庄杏花广场已坐满了附近十里八村的老百姓。
“往年都是请歌舞团的演员来表演,看的是新鲜,今年我们家的老太婆跟儿媳一块上台比拼,我们家的亲戚朋友全来了,自己人演自己人看,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袁家庄杏花广场上,68岁的王大爷跟一众亲戚朋友翘首期盼着。
“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杏花枝头唱和美、百姓联欢十天乐’,我们将杏花文化旅游节与群众生活相结合,把主舞台让给群众,让群众办自己的杏花文化旅游节。”费亚楠表示,从政府主办、群众参与,到政府主导、群众“主办”,一方面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可以说是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3月21日开幕到31日结束,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的时间跨度、参演群众人数及观看人数均创历年之最。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全乡12个村的群众共参加了9场表演。其中,乌苏村、胡村及10个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了专场表演,共演出210多个节目,各村种植养殖大户、手工艺人、个体户、脱贫户等积极上台展示才艺。同时,前来赏花的群众也纷纷登台表演,有效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真正把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办成了一场群众的文化“盛宴”。
群众参与度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村里的“农家小院”多了起来。72岁的老高是袁家庄村民,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期间,他将自己的农家小院收拾一新,摊起了自己拿手的煎饼,每天都有三四百元入账。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我们在当地精选了十多户卫生条件好的农户,推出了‘杏林农家’,使农户通过在自己家里卖特色农家饭实现增收。”皇甫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周莉萍表示,通过逐年引导,袁家庄村民的“经商”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期间,不仅有“杏林农家”,农户们还推出了杏仁、杏脯、杏花蜂蜜、袁家山泉水等特色产品以及手工布鞋、土布等非遗产品,“户户有特产、家家都增收”正逐步成为现实。
此外,本届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期间,皇甫乡还推出了短视频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通过让游客拍袁家杏花、晒袁家杏花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的“线上”影响力,让更多的游客通过短视频认识袁家庄,来到袁家庄,为袁家庄集聚了人气、增加了财气。
商客“云集” 产业升级
“本来只是过来看看杏花的,没想到这边还有民宿窑洞和星空房,索性就跟家人们体验了一下,真的特别舒心浪漫。”来自临汾市的李女士说,“等到杏子成熟的季节,我还要跟家人一起到袁家庄感受收获的快乐。”
2021年,在外地做生意的张朝阳通过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后,便萌生了回乡投资创业的想法。经过3年多的投资建设,一个以“袁山源水”为综合品牌,集民宿旅游、餐饮度假、山泉水开发于一身的文旅项目在袁家庄落地生根。
“立足袁家庄千亩杏林和‘双泉流碧’‘柏林晚照’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优势,我们以打造品质化乡村社交型度假空间为目标,逐步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张朝阳介绍说,目前民宿窑洞一期工程和星空房已经建成运营,正在筹备民宿窑洞二期工程和山泉水开发相关事宜,项目完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63个,在有效拓宽周边群众增收渠道的同时,每年可为袁家庄创造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由于袁家庄杏果多为胭脂杏、白水杏等老品种,产量低、不易保存,加之交通不便等原因,一直鲜有人问津。而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不仅使这些老品种变成了“香饽饽”,而且让袁家庄的杏果产业也实现了迭代升级。
“每年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我们都会与客商签订预售协议,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南吴村党支部书记杜旭耀说,随着袁家杏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袁家庄胭脂杏、白水杏的知名度也逐年提升:从前是没人买,现在是不够卖;从前是“杏农找客商”,现在变成了“客商上门抢”。
为进一步提升杏产业,皇甫乡立足该县“特”“优”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新建杏树新品种示范园,试种早金艳等10个新品种,推动杏品种和产业更新换代。目前,袁家庄已种植杏树超过2000亩,达到全村耕地的七成,杏树已成为该村实现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的“当家”产业。
“如何让花节经济的‘花期’更持久,不仅需要在花节期间下功夫,更需要在花节外做文章,以市场化的思维,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发展‘花+产业+旅游’等方式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从而带热乡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费亚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