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的哲学意蕴

贾云乾

2024年04月10日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点明了人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人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确证人的本质,感受社会的温度,体会幸福,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的重要内容。

劳动创造了人。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将主观世界的意识转化为现实实践,不断超越自我,趋向自由,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获得深层次的幸福体验。

劳动创造社会。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个体及个体间在劳动中勾连出的相互关系构成,是人们互动的产物。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将个人的本质力量渗透到对象之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中,在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中彼此相互依存、分工协作、各取所需,联系得以加强,文明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劳动都能获得幸福,劳动获得的幸福是有条件的。一方面,劳动要聚焦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劳动作为联系“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的媒介,不能浮于空想。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宗教虚构的幸福具有神秘色彩,过于虚幻,“现实的人”只有在现实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发展丰富自身,走向自由。另一方面,劳动要作为彰显劳动者主体性的目的而存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人们才能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当劳动仅仅作为谋生手段时,精神与肉体为外物所缚,无法自由自愿,这时,异己力量占据主导,主体性丧失。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夺了劳动者的闲暇时间,无限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劳动者被迫为资本家打工,成为资本家敛财的工具,逐渐地,劳动出现异化。在劳动异化的情况下无论怎样劳动,都不可能获得幸福。只有劳动者摆脱了劳动异化,才能获得幸福体验。

“异化劳动”并不是永恒形式,只是劳动的一种历史存在,它的形成源于私有制,源于劳资矛盾。只有扬弃私有制,破除束缚在无产阶级劳动者身上的枷锁,才能释放劳动者的自主性,回归劳动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在那里,没有剥削与压迫,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消除,大家地位平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可以全面展现并占有其本质,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消灭剥削,维护劳动者尊严。在革命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展开救亡图存运动,为追求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劳动者挺直腰杆,为自己劳动。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根据地驻守时,面临物资匮乏、追兵堵截等情况,形势十分严峻,于是便发起大生产运动,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开垦南泥湾,用了三年时间,将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强调,“在我们的时代里,一切光荣都是劳动的产物,不劳动而剥削他人的劳动,对于人民群众说来,乃是最大的耻辱”。党的各项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革命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团结。当然,一味的劳动,缺乏休息也是不行的,要劳逸结合。毛泽东指出,“如果只有急和劳,则是片面性,专搞劳动强度,不休息,那怎么行呀?做事总要有缓有急”。

当今之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朴素哲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重要论述,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扬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动故事,让劳动的种子扎根在中华儿女心中。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劳动成果,让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在劳动中收获幸福人生。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