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涛先生的情怀

■杨英杰

2024年04月18日

四月的气象历来是文人雅士眼中的人间盛景,要不然何以有人间最美四月天一说呢,把这天朗气清、草木竞荣的芬芳比作美人的风姿绰约,从陆游眼中的唐婉,到梁思成眼中的林徽因……皆是如此。这林林总总都这四月的旭阳、春风,如佳人回眸,顿生“一身诗意”的浪漫,这便是雅士的情怀。

也是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在北国的槐花送来独有清香之际,因为一个人的机缘,让绛州这个古城,有了几许姑苏的清丽和绢秀,这个机缘便是朱小涛先生的造访。

在中国文化中,家学是渊源,是一个舒展人生翅膀的第一块基石,用这一标准衡量,朱小涛先生再合适不过,因为他的祖父便是中国现代文学里程碑之一的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的细腻、婉约以及由爱构筑起来的文风,让人惯性地认为,朱小涛先生也应该有着江南雅士的风骨,虽没有一袭的长衫,却有清瘦俊雅的风姿。然而,当4月8日下午一见,顿感“意外”:高高大大,脸盘宽而略长,两眼虽有眼袋却是炯炯有神,上身一件土黄色夹克,下身竟然是颇具时尚的牛仔裤,走路轻快,脚步生风,一口普通话行云流水,全然没有吴侬软语的交流障碍。

经县作协李福云主席介绍,我们双手紧握的瞬间,我心中释然,这柔软的一双手,必定得了朱自清的真传。

朱小涛先生在新绛参观的第一站是绛守居园池。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头脑中《荷塘月色》的深深印痕让我执拗地将洄涟亭畔的荷塘当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6年前,我在写作《洄涟亭赋》时,脑海中的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边踱步的画面。所以,给朱小涛先生作导游,浏览这个文化名园,我是十分乐意的。

面对古意浓郁的园林,如清客般孤立的洄涟亭,朱先生认真听讲的同时,或凝目沉思,或点头示意,话不多,却让人感受到谦逊、谦和。

当晚,由绛州澄泥砚研制所蔺涛先生主办的欢迎会上,我特意向朱小涛先生讲,前年曾跟随县领导到台州考察古城建设,在当地紫阳街参观了朱自清先生的纪念馆。听了这话,我能感觉出朱小涛先生的意外和感动,他伸出手主动和我一握,说道:“谢谢您还记得。”接着他谈起他这些年的主要经历,从交谈中得知,他是在山西读的大学,在山西工作有年。调回扬州也是近年的事,主要从事朱自清研究。

在新绛中学阶梯教室,朱小涛先生面对数百名青年学子和当地及周边县市的文学爱好者作了题为《走进朱自清》的演讲。

“我是朱自清的后人、亲属,但我不是惟一的。朱自清的亲属很多,我只是其中一员。”朱小涛先生开宗明义,让台下听讲者觉得他为人之谦逊,讲者、听者瞬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随后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朱小涛先生以朱自清嫡孙的身份,讲了朱自清先生的平生趣事,为人个性和治学的态度,让人心中的朱自清形象更加丰满和亲切起来,也让人感到朱小涛先生这些年学术研究的深沉和材料收集的广博。

朱先生的深郁和敦厚在我脑海中扎下了根。从他身上,我品味出名人的背景是骄傲,但不是资本。这个台阶可供你攀登,让你欣赏到不一样风景,但自身的魅力影响力是不可能像遗传那么简单的,是自己努力塑造之下的结果。就像气球外形华丽无比,但到了不能承受之高,只能是炸裂后的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