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春游意义非凡

李 焱

2024年04月19日

春天里,各中小学纷纷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春游。而一些学校举行不一样的春游活动,组织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单,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做试验、听讲座、边游边学,当一天的“大学生”,不仅记录下春天里这些大学的样子,也在心里种下向往的“种子”,这样的春游创意挺好,效果凸显。

春游是中国传统的习俗。古时人们流觞曲水、骑马踏春、踢蹴鞠、放纸鸢,回归自然、共享风物。《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弟子探讨人生的志向时,曾点有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悦情悦志的审美理想颇得孔子赞许。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兰亭集序》,也是王羲之在与友人春游之后写就的。春天里,草长莺飞,正是引领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体魄的好时机,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春游活动,让春游更添了一份新意。

寓教于乐的春游更有意义。春游,是每一个孩子的企盼。一些学校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方式,“解锁”了春游的多种玩法,无论是围炉煮茶、拍照赏花、科学探秘,还是职业体验、劳动实践,既尊重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也把丰富的教育意蕴融入成长的快乐时光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一棵有创造力的幼苗绝不是通过“内卷”可以茁壮生长起来的。让兴趣为智慧领航,让探究为成长赋能,就像《时间之书》中所言,做好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春游最大的价值在于启发青少年观察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让青少年走进大学的实验室,带着问题“打卡”任务,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孩子们更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课堂之外,无论是走进田野还是走进大学,处处都有他们渴望探究的空间。科学探秘、生物科考、文化体验、农场劳作,都是把好奇和兴趣的种子种在学生们心田的形式。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源自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对问题有着极度的好奇心。”科学探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兴趣。关注青少年的兴趣所在,为他们打开的不仅是科学的大门,更是人生成长的大门。我们要看到的不仅是向往的种子在春天破土,还要终身成长。

要充分发挥大学的资源优势,共绘育人“同心圆”。学段是可以划分的,但成长一定是连续的。从父母到孩子,从大学到小学,教育应该是接力传承的过程。大学应该转化更多的资源优势服务于大中小育人一体化,与中小学共绘育人“同心圆”。应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与大学亲密接触,走进实验室、走进报告厅、走进博物馆,零距离、真实地体验大学之“大”的魅力,这对于涵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将产生如入芝兰之室的影响。

素质教育需要青少年更多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随着“双减”政策落地,青少年的周末和节假日有了更多走出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时间。其实不仅可以春游,还有更多的游学活动可以开展,不仅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游学、研学的机会,家长也可以多陪伴孩子一起“趣游”。应把素质教育和游学、研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让青少年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