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情依然

■张秋明

2024年04月25日

单位楼前种有几株海棠树,正对着我的办公室窗户。每到春暖花开季节,海棠树上挂满艳丽的小花朵,宛若一个个羞涩的笑脸,在绿叶间微微而笑,默默不语。推开窗门,海棠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阵阵花香,就像饮了美酒一般,令人陶醉。

海棠,又名川红、蜀红、蜀锦、木瓜等,有“花中神仙”“花之贵妃”“百花之尊”之美誉,灌木或落叶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广泛栽植于庭前、池畔、公园、行道,也可制作盆景,在汉代就与园林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海棠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又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故历来为世人所喜爱,将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海棠花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扑鼻,花艳难以描绘,难怪唐明皇也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了。

海棠花,“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与其有关。唐代诗人贾岛“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北宋诗人王禹偁“手植庭花满县香,海棠今日是甘棠”;南宋诗人陆游“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金代诗人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花,看似妖娆无比,却内涵丰富、诗情十足。历史上以海棠为题材的名画也不胜枚举。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蛱蝶图》、现代张大千晚年画的《海棠春睡图》等。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内有一株海棠树,原植于北京西直门外将乐寺中。因其娇艳俏丽,每逢春季花期,游人络绎不绝,慈禧太后听后便命人把它移植到颐和园内。似美人被深锁宫苑,直到清王朝被推翻,它才得以与一般游人见面。

海棠花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在他们办公和居住了20多年的中南海西花厅,栽植了许多海棠树。每年的春季,一树繁花开满枝头,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周总理就是在这幽静的环境当中,以中华崛起为己任,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奋斗不息。

海棠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着一对父女,他们以打猎为生。父亲叫马山河,女儿叫马海棠。有一天,海棠跟着父亲去打猎,在上山途中,遇见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向父亲扑去,海棠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冒死相拼,不幸被老虎咬伤。在山上砍柴、放羊、采药的乡亲们闻声而来,齐心协力打死了老虎,救下了海棠。在回家的途中,海棠一直在流血,她的血滴过的地方开满了火红的山花。乡亲们为了纪念舍身救父的海棠,就把这种花命名为“海棠花”。

我喜欢海棠,喜欢它的娇羞之美,喜欢它盛开时的娇媚,喜欢它如晨露一般的清纯,喜欢它初开时的粉色,也喜欢它落幕时的洁白,更喜欢它的媚而不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心中满是欢喜。

阳春四月,在春风和春光的催促下,海棠花尽情绽放,给大地增添了浓浓的春意。骑行在家乡公路上,或漫步在城市公园里,处处可见盛开的海棠花,如胭脂点点,如缬晕明霞,如宿妆淡粉,一树千花,繁花累累。

每当春风吹过,落下的海棠花犹如纷飞的白雪,若游走于海棠树下,就能感受“沾衣欲湿海棠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情画意。看着那么浓烈的花儿,人的心情就特别好,总忍不住停下脚步,多欣赏几眼,或用手机拍几张照片。

在海棠树下听雨,也别有一番情趣和韵味。春雨轻轻地下着,海棠着几丝凉意,低沉寥茫。露水里几朵湿润的花儿,依偎相拥,缠绵声中互吐花开的衷肠。花儿挺挺杆舒舒枝,抖落了一树的尘埃。听着雨声啁啾缠缠,醉在花香芬芳中,那是心静时才能听到的花和春天对话的声音。

我站在窗前,望着那满树的海棠花,我的梦想和思绪飞向远方。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这么一个大花园,桃红柳绿,百花吐蕊,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