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逐步优化,人才质量和使用效能显著增强。
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主题公园”的运城,有着孕育中医药事业的文化养分和肥沃土壤,历史上名医辈出。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优树优,充实高端人才,为高年资名老中医“树形象”,将全国知名中医大家“请进来”,将优秀中青年中医“送出去”,持续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累计评选市级名中医122人,进一步激发了中医人才队伍整体活力。同时,优化培养机制,建基地、扩师资、搭平台,推动师承队伍快速壮大;开展技能培训,面向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面向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使中医药基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注册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397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93人,提前超过“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
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我们要继续坚持高端人才引进、选送骨干研修、常态化开展培训等有效经验做法。同时,借助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大好时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力争取得“三个突破”。
一是体制机制有所突破。加强与发改、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联动,探索制度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高端人才尤其是急需人才的引进、编制、薪酬、考核、晋升、研修、留用等制度机制,深化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健全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中医药人才待遇,最大限度填平高端人才“引力洼地”,从根本上增强我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二是传承创新有所突破。我市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禀赋富足,名医大家人才辈出、世家流派百花齐放,这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河东柴氏、畅氏、武氏、姚氏、盛义堂伤科以及少儿推拿等学术流派的作用,通过师带徒、建立传承工作室等方式,进一步挖掘流派学术思想与特色优势,培养一批“真传”弟子,打造一批优势专科,弘扬一批名医大家,切实把学术流派的特色经验推广应用、发扬光大,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三是资格认定有所突破。创新民间中医资格认定和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民间中医成长、成才、发展、传承的路径,建立、完善针对师承和确有专长两类人员的考核判定机制和资格认定方法,推进民间地道传统中医药活态传承和永续发展,既解决好民间中医的资格认定问题,也能抢救发掘民间经方验方,同时使民间中医的临床经验得以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