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防雹 护航生产生活

本报记者 范 娜

2024年05月21日

冰雹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破坏力的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威胁。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防冰雹这项工作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

5月18日,省人工防冰雹工作现场会在临猗召开,省、市、县气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180多名工作人员齐聚临猗,安排部署2024年人工防冰雹工作,竭力为人民生活与农业生产安全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一个全省性质的大型活动,为何选择在我市举办?近年来,我市人工防冰雹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又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借由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

地形特殊,可提供参考范例

位于临猗县耽子镇的“郇阳”苹果千亩示范园是参会人员观摩的第一站。

滴灌设施、防雹网、虫情测报灯、智慧气象监测系统……“郇阳”苹果千亩示范园里的很多先进设备令观摩人员耳目一新。他们详细了解这个示范园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高度肯定了其在机械化程度、预防病虫害发生、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的做法。

尽管临猗处于冰雹多发地带,但“郇阳”苹果千亩示范园无论是在防冰雹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这只是运城众多农作物种植先进技术的一个缩影。

运城地形复杂,地面受热不均,易形成热力对流,进而形成冰雹天气。冰雹天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4月—10月,多发生在5月—8月,主要分布在峨眉岭台地的万荣、临猗及中条山东段的绛县、垣曲等地。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1981年至2020年,我市年平均冰雹日数为4.2天,冰雹出现的最多年份为2015年,为13天,近40年来我市年冰雹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市气象局局长贾朝阳介绍,影响我市的冰雹源及路径主要有3条:一是西北型,由吕梁山南下的冰雹云进入河津向东南方向移动,或者由发源于陕西黄龙山一带的冰雹云经韩城进入万荣,再向东或东南方向移动,影响范围一般北起河津市大部,通过万荣县境,向南延伸至临猗县及盐湖区西北部。二是中条山型,发源于陕西大荔、合阳一带,过黄河后进入永济,沿中条山脉东移,影响永济、芮城、平陆、盐湖等,或者由发源于吕梁山的冰雹云向东南方向移动,在中条山东部得到加强,主要影响闻喜、夏县一带。三是局地冰雹型,发源于绛县一带,向南移动后影响垣曲、闻喜、夏县。

运城是我省冰雹灾害多发地之一,同时也是全省名副其实的“粮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冰雹灾害给农业生产特别是对林果业、玉米稳产丰收造成了较大影响。

根据1981年至2020年冰雹灾情统计资料(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3个指标)显示,我市因冰雹及其伴随灾害导致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受灾人口约0.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245公顷,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冰雹天气带来的危害很大,所以,做好冰雹天气的应对防范工作意义重大。

“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气候特征及所面临的冰雹威胁,在全省范围内也都极具共性,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范例。”贾朝阳说。

人工影响,形成防冰雹作业体系

“我现在把碘化银催化剂注入这个特制容器里,经过烧制,容器内会形成很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在云中充当凝结核,最终形成冰晶,就是冰雹最初的形状,随着冰晶慢慢长大,就会形成冰雹。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研究冰雹形成的机理,进而更好地开展人工防冰雹作业。”在临猗县气象局冰雹微物理观测实验室,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程师董亚宁边进行模拟系统实验边向观摩人员讲解。

而进行人工防冰雹业务研究,我市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率先展开了。

1975年,在当地驻军的配合下,我市开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主要以为数不多的“三七”高炮开展作业。1990年,我市首次使用飞机开展人工增雨防冰雹作业,已逐步构建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格局。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防冰雹工作体系,建立了全市统一指挥、统筹布局、协同作业的人工防冰雹指挥作业体系。全市人工影响天气成立1个议事机构,即运城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1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和作业人员183人。

同时,我市形成了“天基—空基—地基”立体式防冰雹作业体系。

“目前,全市范围内布局有‘运-12’增雨飞机1架、固定高炮防冰雹作业点50个、火箭架12部、地面烟炉作业系统16套、地面作业人员134名,基本建成了天空地一体的增雨防冰雹作业体系。”贾朝阳介绍。

此外,我市还建成了市县联动、上下游协同的防冰雹作业模式。

“我们在万荣、垣曲建了2个天气雷达站,全市共建设了13个土壤水分站、1个农业气象试验站、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个农田小气候站和1套果园小气候全生育期全景观测仪。”贾朝阳说,气象部门运用各类精细化天气预报技术手段,严密做好冰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监测分析,不断提升对局地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探测能力。

根据冰雹主要移动路径及影响严重程度,我市制定了运城市人工影响天气防冰雹作战图,形成了由市气象台统一发布冰雹天气预警信息、市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统一研判调度指挥、县(市、区)气象局统一开展作业的“三统一”人工防冰雹作业模式。按照“云+端”总体技术路线,依托基本气象业务体系,我市建立了一体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市县一体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系统,实现指导产品和作业指令实时“纵向到底”。

在全市积极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和高炮自动化升级改造,全市现有标准化作业点12个,完成36门高炮的发射系统自动化改造,安全作业性能不断提升。

“我们在全省率先利用中国移动‘和对讲’业务,为市、县气象局及作业点共配备79部‘和对讲’手机,实现一对多作业指挥,作业指挥时效显著提高。”贾朝阳介绍说。

优化装备,筑牢“防冰雹墙”

在临猗县气象局院内,37毫米人影高炮、巡飞弹、WR-3A防雹专用火箭、TL-140八旋翼无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当看到这些设备的时候,我们好像来到了一个充满科技感与神秘感的现代装备展示基地,那些高大而威武的设备让人不禁对现代气象技术的力量充满了敬畏与惊叹。

而在被一片花海包围的临猗国家基本气象站内,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降水天气现象仪、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等高精尖气象观测设备有序排列,这些处于工作状态的全自动智能设备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市气象局业务科工作人员张晶为观摩人员介绍着各类设备的用途,以及清洁、维护等注意事项。

正是因为这些高精尖气象装备的助力,近年来,我市年均开展防冰雹作业10次至15次,消耗高炮炮弹3000发左右,保护经济作物面积约300万亩左右,减少经济损失数亿元,为农作物筑起了一道“防冰雹墙”。

运城的人工防冰雹设备和工作令人惊叹,临汾市大宁县气象局局长裴志远感叹道:“这次观摩会应该是一次科普性质的专题学习,我们被运城的人工防冰雹工作震撼到了。运城的人工防冰雹工作比较超前,我们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要把这些先进经验带回去。”

但我市并不满足于现状,防冰雹作业装备仍在不断优化中。“我们根据全市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布情况,特别是在经济林面积超过5万亩的县(市、区),将加大防冰雹作业力度,在全市增加10门高炮。其中盐湖区4门,平陆、芮城各2门,稷山、夏县各1门,进一步扩大人工防冰雹作业覆盖范围。同时,全面提升现有作业装备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全市14门高炮发射系统自动化改造以及38个作业点的标准化改造。”贾朝阳说。

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我市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理念,未雨绸缪做好人工防冰雹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损失,最大限度地掌握夺取农业丰收主动权。

“我们将定期开展基层防冰雹作业人员专业化培训、作业演练及考核,提升安全作业能力。持续加强万荣、垣曲天气雷达在防冰雹作业中的应用能力,加密雷达建设,弥补雷达监测盲区,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传达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增强农户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意识。”贾朝阳说,市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冰雹影响路径上游地市的协调联动,打破省域之间、市县之间行政界限,实现运城、临汾与陕西省渭南市开展联防联控,提前作业、早期催化,有效抑制冰雹云的快速发展,切实提高冰雹灾害防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