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份新品系和52个新品种正在开展小麦耐盐碱鉴定

2024年05月21日

新华社济南5月20日电(记者 叶 婧)记者从20日召开的全国耐盐碱小麦种业创新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目前,我国耐盐碱小麦科技创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有700余份新品系和52个新品种正在开展耐盐碱鉴定,部分新品种高产稳产潜力较大。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一处平均盐碱度为2.5‰至6‰的麦田内,近5年审定的52个小麦品种依次排开,不同品种的耐盐碱情况一目了然;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济麦60千亩示范方中,麦穗青绿,麦浪滚滚。

为实现“以种适地”,我国已成立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开展耐盐碱资源筛选鉴定、育种联合攻关、品种试验审定、示范推广和技术集成配套等工作,耐盐碱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鉴定取得积极进展。

在种质资源上,先后开展12种农作物耐盐碱资源精准鉴定,初步挖掘优异基因143个,筛选出耐盐碱资源1100多份,推介711份耐盐碱优异种质资源;在生产急需的小麦品种上,从已审定品种中筛选鉴定出航麦802、济麦60等耐盐性突出的品种。其中,航麦802耐盐等级为1级,在中度盐碱地亩产450公斤以上;济麦60越冬抗寒性较好,在轻度盐碱地亩产达580公斤以上,为挖掘盐碱地粮食产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航麦802展示示范现场,通过地块土壤剖面,可明显看出这一品种根系发达、扎根更深,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是这一品种的育成人,他说:“这个地块平均盐碱度为3.32‰,在这样的土壤条件和全生育期不浇水的情况下,航麦802亩穗数为43.7万、穗粒数为35.2粒,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潜力。”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面积约为2.99亿亩。加强耐盐性作物新品种培育是利用盐碱地、增加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