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又是一年端午,让我想起那个家喻户晓,却又谜一般的人物,那就是屈原。
这个名字听得早,但概念模糊,在高中时期,我读过一本《美术》杂志,里面的彩页有一幅油画,叫《屈子投江》,画里的人物造型和立意气氛合乎我当时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近来读史书,才逐渐明晰了这个人物更深层次的内容。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不错,自谓“帝高阳之苗裔兮”。他二十多岁,饱学经书,离开老家去京城。那时候,要想有所成就,口才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屈原口才不错,《史记》里面有记载。从诗句看,屈原年轻时候高大俊美,佩长剑,戴高冠,身挂鲜花香草,是一个阳光、浪漫的青年。
那时候人重相貌,认为相貌的背后预示着命运,因此他有幸做了小皇帝的侍读,这个皇帝就是后来执政长达三十年的楚怀王。他们年龄相近,脾气相投,既是君臣,也是师生,也是朋友。有这种关系,屈原二十九岁就当了“副宰相”。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样评价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已出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很受重用。他被人忌恨,对手都是些老资格的贵族大臣,还有怀王的爱妃,以及小皇子,这些人和屈原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以至于后来两派甚至在皇帝的面前大动干戈,其矛盾尖锐可见一斑。屈原屡屡向怀王解释,怀王听得也不耐烦,后来干脆不见。很多大臣也开始躲他,他曾经雄心勃勃,继而忧心忡忡。闹了一年多,结果遭贬、降职,变法图强成了泡影……
但他牵肠挂肚的还是京都,是怀王,是楚国五千里江山。
他忧愤,牢骚,情绪如瀑,全部发泄于三百多句的《离骚》。屈原身上的艺术潜质很明显,他把政治的理想方向,保存在文化的基因之中。
楚怀王兼听则明,类似于三国时代的袁绍。那个时代,“抗秦”有理,“联秦”也有理。可怜的楚怀王却不是那个铁腕人物。
公元前314年,国家形势再度紧张,秦国对楚国抛去的橄榄枝不予理睬,还一度制造摩擦。
这个时候,怀王开始怀念屈原了,召之,委派他出使东齐。屈原又踌躇满志了。在齐国,他不但能言善辩,而且风度翩翩,受到君主礼遇,锦衣玉食,驷马高车,他登泰山、临渤海,风光无限。“联齐”的事也就办妥了。
公元前311年,楚国在齐国的帮助下,打了个大胜仗,收复了很大的领土。怀王乐得手舞足蹈,夸屈原胜过大将军……
后来,秦国有个人物叫张仪,他到楚国,挑拨离间,许愿空头支票,让楚国和齐国反目。怀王竟然指使人到齐国把齐王骂了一通。齐王于是拘禁了屈原,这期间,屈原把内心的愤怒与愁思写成一首诗,取名《抽思》。
楚王发现上当后,大怒,攻秦,齐国作壁上观,两次大战役,楚国都失败了,将士阵亡十几万,还失去了很多城池与领土。
屈原回国,楚王不好意思见他,但为了国家利益,楚王还是希望他再度去齐国。
屈原二话没说,又上路了。去齐国两千里,路途遥遥可想而知。但屈原这次又获成功,齐王着眼大局,不计前嫌,齐楚再度结盟。
张仪也不闲着,竟然又出使楚国游说,最终楚怀王选择放走张仪,讨好秦国。
张仪刚走,屈原从齐国回来了,一番进谏,讲清大势,怀王又一顿足,觉得留下张仪兴许是留下豺狼之患也……于是派兵追杀,但张仪早已逃之夭夭。
不久,秦国兑现了退还土地的承诺,还提出联姻。楚怀王不听屈原苦劝,秦楚联姻,齐宣王再度冷眼观。忽一日,几个周边小国“闪电战”攻击楚国,秦国并不出兵相帮,楚怀王惶惶然。这时,屈原被恶意弹劾,怀王又听信了谗言,将屈原逐到汉北荒蛮地,掌管林木鸟兽。这一年,屈原四十五岁。
时间又过了九年,这期间楚国厄运不断,楚怀王擅“骑墙术”,自以为高明,却落得腹背受敌,几方不落好。齐、韩、魏以楚国破坏合纵为由,联军攻楚。
又过了两年,秦楚开战,楚怀王一门心思讨好秦国,但求苟安,后来竟然被秦国忽悠,变成人质,非正常死于他乡。屈原哭得死去活来。这位和他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皇帝,其中的恩怨,欲说还休。
屈原第三次流放,原因是讥讽朝政,楚襄王看他不顺眼,六十多岁的他再度被流放洞庭湖。直到楚国京都被秦人化为焦土,七十多岁的爱国主义诗人,怀着满腔悲愤,抱石投入万顷波涛的汨罗江,他写下的最后一首诗是《怀沙》,表明了自己的君子人格。
他投江后,人们往江中抛粽子的习俗在楚湘大地渐渐兴起,老百姓的动机是单纯的且感人的:粽子抛给鱼吃,鱼群就不会碰老人的躯体了。每年五月五,整个华夏民族相约成俗,抛粽子、吃粽子、划龙船,怀念这个图腾般的老人。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