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 读

■徐久森

2024年06月18日

陪读——这个特有的名词,不知从哪年哪月起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让人寝食不安、让人不知所措,相信经历过的人无不为之惊悚,还未尝试过的人仍在跃跃欲试,如此周而复始,是良好导向还是恶性循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有多少父母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光,不得已选择了陪读。每天早上从5时10分开始,每隔5分钟定一次闹钟,就怕自己睡过了没有叫醒孩子,又怕孩子少睡10分钟,估摸着孩子快洗漱完了,赶快把稀饭用勺子舀一舀,保障吃的时候不冷不热。每一餐都是尽心尽力,不是看着抖音、就是翻着小红书努力让自己尽可能接近大厨的手艺,绞尽脑汁变换着花样做饭。每天晚上10时18分放学,家长熬到半夜睡都是家常便饭,好像自己又回到学生时代一样。家长在本不宽敞的出租屋里环视,电视、电脑、手机基本都属于多余,唯独纸质版书籍看起来更合时宜。

陪读不是看管,是爱的陪伴,你寒窗苦读,我们风雨无阻,不管将来如何,你努力学了,我们尽责了。不奢求你以后如何回报,只求多年以后谈及这段时光,父母曾无愧于你。陪读苦不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清楚,孩子每次测试,考好了高兴、考砸了悲观,有时像个小大人一样体贴入微,有时又像待哺婴儿一样需要呵护,一丁点儿的情绪变化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有时真的快要累趴下了,想想每天披星戴月努力学习的孩子,就又站起来了,不怕陪读苦,不怕熬夜伤身,就怕孩子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起早贪黑。

一声爸妈,一生责任,爸妈愿把自由卖了,换成柴米油盐;愿把青春当了,换来你的成长。爸妈给不了你们全世界最好的,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

都说德国的车好,瑞士的表好,法国的酒好,意大利的服装好,我认为都比不上中国的父母好。中国的父母,有钱要省给孩子,有力要帮助孩子,有房要留给孩子,有车要接送孩子,岁月要献给孩子,时间要耗给孩子,只有一样东西他们永远不会告诉孩子,那就是他们心里的苦。父母是这个世界上让你花心思最少的,却最爱你的人,父母虽然不是超人,但却能为了孩子变成无所不能的人。

尤其是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父母度日如年,心急如焚,但却又无能为力,真想穿越到古代像皇帝一样给你们发号施令:“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预其誓。”请你们带着秦始皇踏平六国的从容淡定,一路高歌,横扫六科;请你们携着成吉思汗驰骋欧亚大陆的气魄,斗志昂扬,踏平考场;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你们只管前进,请用独属于青少年的热血浪漫、壮志豪情,为华夏征途而战斗,军令如山,全力以赴。

父母们用尽一切办法想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榜上有名,即便是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没有工资,没有奖金,但却有一颗不变的责任心、耐心,能吃苦耐劳,还善于沟通,每天保姆式的生活,就连咳嗽一声都要小心翼翼。经历与年龄的差距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在对待一些问题上存在偏差,冲突在所难免,但是责任让父母不得不担起陪读的重担,任何人都可以甩手走人,唯独陪读者不能。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无数次的崩溃,无数次的自愈,只有陪读过的人才会懂,他们用自己的陪读人生换孩子的前程,应该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与尊重。

在这个时代,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目的?过度的陪读,造就了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一代。曾被誉为东方神童的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在大家看来足够优秀,却因没有自理能力20岁时就被中科院劝退,这就是过度陪读的结果。离开了母亲的魏永康只会按自己的想法来穿衣服,就连热了脱衣、冷了添衣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没有了母亲的提醒,魏永康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考试,甚至连毕业论文这种最重要的东西都不写!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并没有人提醒他做,所以他干脆不做!这不再是个有希望的明天,不再是个众所期望的结局。

面对当下激烈竞争的大环境,在探讨教育的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其表象,还要深挖其背后的原因,这一教育方式,其实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如,社会因素:传统文化过分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被要求符合某种标准和期望。家庭结构因素:中国的家庭往往承载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家长们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导致孩子们的表现和成绩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应该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其次,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再次,我们还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反思和改变,倡导一种更加尊重个体、尊重多元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自信、有创造力的未来一代。

芸芸众生,众口难调,陪读依然在周而复始,其背后装载着为人父母沉甸甸的爱,这份不求回报的爱纯朴而厚重,希望大家多播种、勤浇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