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应深耕“问题”

叶 青

2024年06月21日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的“动力源”,也是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彰显的“助推器”。

课题研究如何牵住“真问题”的“牛鼻子”?可以从以下方面精准发力。

课题研究的方向要坚持“问题”牵引。课题研究源于问题,目的是发现问题、凝练问题、析清问题、解决问题。为此,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应树立“问题即课题、析因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理念,研究主题从常态教学中来,又为常态教学服务,在真实问题的牵引下框定内容,向教学具体事件询问、发问和追问,让课题研究始终带着“问号”前行。

课题研究的主体要强化“问题”意识。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课堂是催生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研究基地”。教师在课堂萌生的问题、困惑以及与学生交流碰撞出的火花,都可以成为课题的“原问题”,有利于开展“草根式”微课题研究。教师要善于解剖微课题这个“麻雀”,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课题研究新样态,让研究融入教育教学日常,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现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连,持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的方法要坚持“问题”驱动。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而要为改变教育实践而研究。因此,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要坚持问题驱动策略,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施研究、评估验证、总结反思”的循证路径,落实循证归因,及时评估并修正课题研究行为,不断重构与优化实践,让课题研究回归本真,做真实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要利于“问题”解决。课题研究重在研讨过程,较之于结果更具实践价值。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参与研究,让课题研究过程鲜活、扎实起来。课题研究要注重利于“问题”的解决,既要利于课题研究,更要关注课题研究的中间环节,还要重点考察教师的参与度、问题的解决度和实践的有效度,通过考察课题成果的实施和推广效果,尽可能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为幸福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