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1日
研学团队拆解无极门模型。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时节,永乐宫内一派葱郁盎然的盛夏景致。
中条山一路苍翠,黄河水滔滔奔涌,夹在其中的永乐宫,也用深深浅浅的绿欢迎天南海北的游客。
壁画旷古绝伦
“您好,请问还有讲解吗?”
“下一场要排到一个小时以后了。”
7月6日,小暑节气当天,不少游客将永乐宫选为旅游目的地,讲解排班一时之间“爆满”。永乐宫作为黄河文化的杰出代表,保留有丰厚珍贵的文化遗产,要想了解清楚其中建筑、壁画、雕塑等珍贵艺术,需要长久的积累和调研。因此,请讲解员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
“永乐宫的传世之美,在建筑雕梁画栋、壁画的旷古绝伦和迁建精神的坚忍不拔。”现场,一位游客这样向同伴介绍,“我们没有请到讲解员,但之前有做功课,所以对永乐宫还有些了解。”二人行至三清殿,与殿内众多游客一样,穿上鞋套,静静在殿内观赏《朝元图》。
“来永乐宫参观,就是为了能亲眼看到《朝元图》。”来自吉林省白山市的游客冯婷婷说,下午的阳光在殿内已经“暗淡”,为了看清壁画只能放慢脚步,“每走近壁画一步,人物与色彩逐渐清晰,只能惊叹。”
4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300位神仙画像,衣冠服饰无一雷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飘扬的衣袂。“刚踏进三清殿,就被巨大的壁画所震撼。走近后,还发现不少特别的地方。”冯婷婷站在壁画前,观摩着两位正“交头接耳”的神仙,“他俩还说悄悄话呢。”同样没有请到讲解员的冯婷婷,为了能更好领略《朝元图》的魅力,她拿出手机“自力更生”。
“搜索永乐宫壁画,不少媒体对其有解读。”对照着“《朝元图》八大主神”,冯婷婷在壁画前寻找着,“这位是长生大帝,这位是救苦天尊,这位是后土娘娘……”她根据壁画与手机上的高清图反复比对,通过各位神仙的动作、表情、服饰来判断。
“东方艺术画廊”永乐宫的《朝元图》融合了唐、宋绘画遗风,还有元代自身绘画特点,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古代工笔画中的集大成者。
观摩壁画、临摹壁画,是不少游客前往永乐宫的“必选项”。
16时许,走进永乐宫壁画临摹室,游客们手持画笔伏案临摹。“我们一家从北京过来,永乐宫行程规划了三天,就是为了体验壁画临摹。”游客李先生说,“今天是小暑,特地在画上加上节气元素,想让孩子更加了解节气文化。”李先生展示自己手中的画,“其实就是多用了点绿色点缀。”
阳光洒进临摹室,其中的《朝元图》复制品清晰可见,游客面对着壁画静坐,在纸上描绘。一个个伏案绘画的身影,让时光“静”了下来,他们时不时抬头观看着巨大的复制品,又低头对照着手中的画作,一点点调制颜色,一笔笔描摹。“如果时间够用,我也想临摹一幅,带走属于自己的《朝元图》。”冯婷婷说。
建筑雕梁画栋
冯婷婷与永乐宫的缘分,追溯至2022年。“那年我在江苏,看过一场展览,曾短暂领略过永乐宫魅力。”正因此,当她踏足永乐宫,抬头看时,指着三清殿上精致的琉璃鸱吻说,“我在展览上看过这个巨大的鸱吻,没想到在屋脊上尺寸格外合适。”
三清殿屋檐顶端的琉璃构件,其华美之势创后世堆花脊筒之先河。这套琉璃构件长17米、高3米,鸱吻的整体造型为巨龙盘曲式,红泥作胎,孔雀蓝釉色,鸱吻张口吞脊,怒目圆睁,炯炯有神,脊身花束艳丽,釉面斑驳,釉色以黄、绿、蓝三彩为主。
除过琉璃构件,永乐宫的榫卯结构吸引了一群“小小建筑学家”。一群小学生在无极门前忙碌着,他们穿着蓝色服装,搬来梯子,贴着标签,绘制图画……无极门前摆放着无极门模型,他们做的,就是要对这处模型进行拆解。
永乐宫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座元代官式建筑群,建筑风格在继承宋、金时期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和创造,总体布局疏朗,单体建筑宏伟宽阔,粗大的斗栱层叠交错,雕饰简洁明朗,形成了典型的元代建筑特色,能够完整保留到今天,弥足珍贵。
“我们是泰柏研学队伍,本次主题是《霸唱天下》。永乐宫、广仁王庙属于山西古建筑南线系列。”研学队伍领队陈海峰说,“虽然这次研学学员都是小学生,但我们的古建之旅依旧重视深度。”
20余位研学学员,7月4日抵达芮城,他们此行是用三天时间深度游览永乐宫、广仁王庙。“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永乐宫壁画的临摹绘制,现在正进行斗拱模型的拆解、搭建。”
无极门模型上,贴满了标签。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引下,站在梯子上,将模型分区,并记录在笔记本上。“我们要分类,然后画图,再拆解,最后拼搭。”学员李思萱头头是道,“这让我们学会观察,要非常仔细才能分辨清楚榫卯结构,还要特别认真画下来,不然就全乱套了。”
在其一旁,白翎玥忍不住补充:“这样我们才能深入了解传统古建筑。学习的过程特别有趣,我们也很期待拼搭完成的那一刻。”白翎玥认为除过古建筑富有乐趣,临摹壁画也同样有趣,“我们还画了泥皮画,用的都是国画颜料,红色、绿色、黑色……”白翎玥与小伙伴们争先恐后说出绘画时用到的颜色以及发生的趣事,“好累,好玩!上完颜色后我们还要做旧,这样才能像殿里的壁画。画成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无极门模型是按照无极门木架结构运用3D打印技术等比翻制。游客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建筑梁架构造,研学团队可以亲身感受中华古建筑的榫卯技艺和永乐宫搬迁的艰苦历程。唤醒人们的民族记忆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让让,让让!”学员们将拆解下来的模型构件搬到小推车上,风风火火运走,“我们要去搭建了!”一车一车的斗拱模型被他们运走,无极门也从只能远观的珍贵文物“活”了起来,在孩子们的手中重现古人精妙的技艺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