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本报记者 乔 植
今年以来,绛县人社局聚焦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特点,以“三个强化”为切入点,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着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政策宣传。该县人社局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1200份,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线上,开展“直播送法”活动,将“传统普法”转变为“智慧普法”,通过“以案释法”、在线交流等方式,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内容进行宣传;同时,还利用其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普法课堂”“政策微动漫”,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读各项政策。线下,结合“普法大讲堂”“人社服务专员送政策上门”“政策培训会”“你就业·我护航”等,靶向发力,摸清新业态领域劳动用工“家底”,对企业劳动关系进行讨论交流,督促指导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切实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强化用工指导。该县人社局组织专人下企业督导检查,指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依法依规制定和修订订单分配、报酬支付等平台劳动规则。要求平台企业招用劳动者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不得违规收取财物,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严禁采取诱导、强迫等方式,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化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今年以来,该县人社局下企业指导30余次。
强化纠纷调解。建立由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县人民法院等单位参加的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劳动报酬、休息时间、职业伤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合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全面畅通窗口、电话、网络、“局长码上办”等投诉举报渠道和监察、仲裁“绿色通道”,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新业态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维权咨询,及时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违法违规用工问题线索,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今年以来,接收各级根治新就业形态欠薪平台线索93件,其中工程建设领域31件,涉及人数35人,涉及金额6.53万元,非工程建设领域62件,涉及人数65人,涉及金额2.22万元,全部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