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安邑街道的安邑是指今安邑,前身为安邑县。
4200年前禹定九州贡赋,古安邑属冀州。后“禹践天子位于安邑”,全境为畿内。西周时属晋,战国时归魏。
秦置郡县,境内属古安邑。后各朝代因之。
孔尚任主编康熙版《平阳府志》载:“南北朝元魏神 初(428)分安邑东之地,立夏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安邑县兼置虞州,隋大业初(605—608),罢虞州为安邑县,隶属于河东郡。隋义宁元年(617),设置安邑郡,领属安邑、虞乡(解县)、夏县。
唐武德元年(618)撤销安邑郡复设置虞州,解县属虞州。唐武德三年(620),拆析安邑县地设置兴乐县,故治今北相镇西北,属秦州。唐贞观元年(627),撤销兴乐县复归到安邑县。唐乾元元年(758),变更安邑县名为虞邑,属陕州。唐大历四年(769)恢复安邑县,隶属河中府。
后汉乾祐元年(948)九月,始置解州,辖安邑、解县、闻喜。
宋代,安邑县属解州,隶陕西路河中府。金贞祐二年(1214),解梁郡军为节镇宝昌军,安邑隶属之。元代,恢复解州之名,安邑仍属解州,隶平阳路。元元贞初年,安邑改为隶属晋宁路总管府。
明代,安邑县隶平阳府解州。清代,依照明代之制。雍正二年(1724)九月,解州升为直隶州,隶属平阳府,领属安邑等五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河东道移驻安邑县运城,管辖平阳府、蒲州府及解州、绛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1月2日,运城建立河东晋军政分府。民国二年(1913)3月,复置河东道于运城,辖安邑、解县等35县。民国十九年(1930)10月,废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安邑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
民国二十七年(1938)3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安邑,阎锡山统辖的安邑、解县县政府移驻山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4月,日军在运城置河东道,领安邑、解县等23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6月安邑成立抗日县政府,政权属太岳五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日军投降,9月,安北县民主县政府成立,隶属于太岳五专署。12月,改隶太岳三专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初,安邑抗日县政府改称安邑民主县政府。同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撤销安北民主县政府、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安邑县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安邑解放,置安邑县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由太岳三专署改隶陕甘宁边区晋绥十一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2月,又归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同年6月,成立运城中心县人民政府,辖运城市、安邑县等县,12月撤销。
1949年9月,运城市改为运城区,隶属于安邑县。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辖运城镇、安邑县等1镇17县。1954年,撤运城专区归晋南专区,安邑县属之。1955年7月,运城镇并入安邑县。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县治在运城。至此安邑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被撤销。
此后,运城县1983年7月更名运城市(县级),2000年10月更名运城市盐湖区(县级),安邑随着政区变化,1958年9月为安邑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安邑人民公社变更为安邑街道至今。
安邑是个好名字,从“禹都安邑”至今,无论王朝政区如何变更,安邑之名长春。
由是,安邑街道作为“千年古镇”入选2022年《山西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及红色地名保护名录》首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