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古耿大地的非遗花簇

■薛振堂

2024年08月20日

和全国各地一样,河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古耿大地。其中很多如剪纸、花馍等与全国各地类同或相似。但是,河津也有自己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极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河津本土文化色彩,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

诙谐原味的民间小调

山底小曲

“河津小曲”是“山底小曲演变而来的”,属于河津北坡沿山一带往日流行民间的传统民歌小曲,2015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津小曲的传承属于当地群众自发演唱、代代传续的非职业传承模式。然而,从河津小曲保留曲目分析,其传承作品中虽有一些顺应近现代时局需求的宣传性作品,然保留最多的却是受近现代时尚文化影响、精准表达老百姓真情实感的“段子”。这在小曲文化遗产的曲目内容侧重上是较为少见的。

河津小曲的主要传播区域集中在西卫村。西卫村位于吕梁山前、双峰山下。旧时代,村民都是靠山吃山,靠煤炭吃煤炭,靠煤矿吃煤矿,家贫者用扁担担炭。据老人言:“河津小曲就是农民在背炭路上缓解疲劳,由大众产生的。”位于吕梁山底的西卫村村民,背炭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自然需要小曲逗趣解闷,缓解沿途的疲惫。社会生活劳动的存在,使得能缓解劳动压力的小曲音乐得以传承。

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使得西卫村成为河津小曲的标杆村落。村内会演唱小曲者,呈群体化出现,小至六七岁,高至八十高龄,曲目储备量大,采集到鲜有唱家演唱的《兰桥会》《自本熬活》《收草帽》《骗银匠》《卖水》《劝夫》《女儿找婆家》《闹五更》《问病》《哥哥打工要远行》等传统曲目。

约定俗成的一年一度社火表演也为小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侯海生为代表的老唱家们便活跃在年节社火热闹场所,他们在传统年节社火中演唱传统老段子《剜瓜》《锄田》等,观众达万人以上。唱词中反映了农耕社会时期的风土人情和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此同时,为保证每一年度社火节目的新颖,唱家自发性地新编了有关歌唱翻身喜悦、反对买卖婚姻的段子。

另河津小曲作为河津市年节社火的必备节目,也是日常流行于各村落文艺比拼的重要节目。各乡镇每一年度会组织邀请外村优秀的小曲唱家前来教学,以求在各乡镇文艺比拼中拔得头筹。比如,西卫村村民曾奔赴僧楼镇、张吴一带教唱小曲,主要目的是帮助各乡镇完成小曲演出。

在这样特定的地方风俗活动中,承载小曲的是河津人民约定习俗的日常活动。“一方人”为小曲的发展推波助澜,将其动态式地融入人民生活中,它得以传承也是必然。

风趣幽默的传统曲艺

干板腔

河津干板腔俗称撂干嘴,是一种新兴的传统戏曲剧种,1973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山西分会正式列为新的曲种,2014年跻身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干板腔发源于汾北沿山一带村庄,本属人民群众上山取炭砍樵时的口头创作,后来渐渐被引入社火表演,以至登上舞台。表演时无须伴奏,但听起来却有板有眼、快慢有致、抑扬顿挫、强弱分明。其句式一般为七字句,节奏为四三。其用韵为方言韵,但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上下句同韵,即上平下亦平,上仄下亦仄,而且韵脚还须同一声调,在平声韵中要区别阴阳,在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不同声调一定不能相押。干板腔原意“干涧村故事会板腔”,现档案存于河津市博物馆。

河津干板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繁盛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文革”中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振兴时期。在长期实践中,河津干板腔形成了“节奏明快合拍,句脚同韵同声,吐字河津方言,语言风趣幽默,内容健康向上,表演生动活泼”的独特格律和特点。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干板腔艺术骨干的带动下,河津干板腔由单口、对口段子,发展为干板腔剧、干板腔小品,由春节闹社火街头表演发展到登舞台、上荧屏,逐步成为一门群众性的特色艺术。那些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的优秀段子,或弘扬道德、表彰先进,或针砭时弊、激励落后,都曾经凸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当地涌现出许多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好人好事、描绘新时代新面貌的优秀段子和优秀节目,更令河津干板腔焕发出光彩夺目的艺术青春。

河津干板腔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曲种,它的又一个独特格律是,必须用河津方言土语来表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河津人淳朴粗犷,地方话风趣幽默,正是这丰富多彩的方言土语,通俗易懂,使干板腔表演有声有色。河津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尽管北坡、河槽、汾南、下化四个片区方言有所区别,但只要用同一片区方言来表现,都能收到同样效果。相反,如果用普通话或别的地方话去表达,那就成了快板、数来宝或顺口溜,不能称其为河津干板腔了。河津干板腔最早发源于北坡沿山一带,语音发古四声,干板腔句脚押平水韵,即押平、上、去、入四声,形成了独特的同韵同声的“硬舌子”干板腔,与新四声虽有区别,但听起来原汁原味、亲切悦耳,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语言风趣幽默,是河津干板腔的一大特点。创作或表演干板腔,都要以河津地方话为基础,并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诸如比喻、夸张、双关、排比、重叠等。

河津干板腔故事性很强,多数段子来自生产、生活实际,且内容健康向上。河津干板腔多数段子都能凝练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刻画人物性格,并通过故事情节揭示主题。

精妙神奇的空中舞蹈

抬 阁

抬阁是流行于河津市小梁乡马家庄一带的民间传统艺术,因其造型优美、机关奥妙、装扮细腻而誉满龙门,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阁是传统的社火节目,分单抬和高抬两种,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单抬亦称肩抬,由一人肩扛,一小孩扮相;高抬一般由几人手抬肩扛,或车辆负载,多人在铁拐上扮相。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下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却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

抬阁人物尽由一群4岁到9岁的孩童装扮而成,经过前期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上装、上架、装扮后,以典故或戏剧人物的形象出现,在高空中他们也是毫不畏惧,不停地向观众招手。

抬阁作品十分抢眼,有《三打白骨精》《贴墙挂画》《仙女下凡》《槐荫树》《西湖借伞》《小老虎招亲》等作品。每台抬阁都是精选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通过彩制景物的巧妙衬托、布景道具的艺术布局,共同构成富有诗意、别具风趣的图画。

多年来,马家庄抬阁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优美的人物形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曾先后赴运城、临汾及周边其他地区表演并获得好评。如今,每到春节前后,村民都会表演抬阁这项年俗文化活动。

绚丽精湛的节日霓虹

转花灯

河津转花灯,历史悠久,主要流传于北坡的僧楼镇马家堡、李家堡和北方平。2012年,李家堡转花灯代表河津转花灯申请成为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李家堡转花灯代表河津成功获批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纵览我国传统的民间彩灯,或悬挂、或竖立或擎或挈,多为单灯,固定不动。宋人范成大在《石湖居士诗集》中有“转影骑纵横”的记载,并自注为“马骑灯”。据考,马骑灯即走马灯,但走马灯的运动方式是水平转动,速度很慢,是利用燃烧加热,促使空气推动转轮旋转。

河津僧楼镇民间艺人制作的转花灯则是借自然风力与人力跑动,令群灯迎面旋转于灯架之上,一个或是几十个灯同时旋转。每当元宵节或其他节日庆典之际,花灯表演队伍蜿蜒于街市巷道,溢彩流光,飞霞四射,辉煌灿烂,实为灯海一奇。河津转灯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据说,唐武德、贞观年间,经常有人去长安探亲、做生意。僧楼镇有个李姓商人元宵节前去京城长安做买卖,赚了一大笔钱,非常高兴。元宵节时,他别出心裁,做了两个能转动的灯,安装在自己店铺门口的柱子上,以示庆祝,期盼来年能“赚”更多的钱。说来也奇,从此他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其他店铺也都争相效仿,转花灯就渐渐流行起来,并从店铺传至乡村。

另一种传说,转花灯来自人们的生活实践。僧楼镇位于巍巍吕梁山南山脚下,过山风经常光顾,村民晚上用灯笼照明,风大时灯笼飘摆得很厉害,经常造成蜡倒灯毁之灾。有人就想出了一种灯,像小风车一样,风车体转轴不动,然后在轴上设个U字弯,把蜡烛固定其中,刮风时灯体外罩转,蜡烛不动,有效地克服了风对烛火的袭击,它就是“转花灯”。在这里,小孩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持举转花灯奔跑玩耍。

还有老人传说,跑转花灯表演是从宝胜寺开始的。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日,僧楼宝胜寺的和尚们都要张灯结彩,挂很多灯以示对神灵的敬仰。但是在室外挂灯笼受天气的影响,于是僧侣们就从此处将转花灯技艺引进宝胜寺,根据小孩们跑转花灯的启示排练了多种舞蹈表演形式,人手擎一转花灯,在寺院内外、僧楼大街,敲着鼓乐进行表演。据有关史书碑刻记载,宝胜寺是唐朝的第二大寺院,兴盛时僧侣达3000余众,由著名高僧神秀禅师担任第一任住持。开元元年,为庆祝国泰民安,玄宗皇帝号召全国人民扎结花灯,以闪烁不定的灯影,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正月十五,僧楼宝胜寺僧侣们制作的转花灯被召调京都长安进行助兴表演,受到玄宗皇帝的赞赏,从此,团体转花灯表演也被民间效仿。

历史上,李家堡的转花灯曾多次赴州、县所在地及村、社进行表演。新中国成立至今,李家堡转花灯曾先后十多次赴地、县和乡镇进行表演,每到一处,街道两旁、广场周围都是人山人海,如潮涌动,大家赞叹其为“世间奇观”“银河落地”“灯的海洋”“火树银花”“火龙腾舞”“人间仙境”,真是“灯转人舞似繁星,街社灯火不夜城;明月灯光相映照,人醉花灯游梦中”。

蔚为壮观的龙腾虎跃

龙虎灯

河津市北方平村的元宵节社火——花灯,人们叫跑花灯,属于熊猫级的宠儿,全国稀有,也叫转灯与龙虎灯,20世纪80年代山西电视台拍摄的《河津花灯》影像纪录片,片中解说词说:“花灯,传说在唐代的当地商人从西安带回来的。”《河津县志》载,花灯表演有方平村、僧楼、芦庄等村。它的原材料简单,以麻纸、竹条、麻、铁丝、核桃、葵花杆等制作而成。核桃起润滑作用,葵花杆绑扎转灯架,可减轻灯架重量,便于人跑灯。转灯的神奇之处就是纸包火,它集剪纸与美术一身,融热能与动能于一炉。跑花灯人身带马铃,口吹口哨,跑S小碎步,于元宵夜间在口哨呼伴声中表演,华彩炫目。

北方平兴平堡的龙灯就是内燃蜡烛,由13节组成,全长14米余。龙头的制作栩栩如生,口含火球,头上有三个角,属锐角直立,中间的角较低。整个龙头的构造,棱棱角角,叽哩旮旯,空间狭小,十分复杂。晚上表演时,龙头内、龙角内、嘴中火球内、唇须下莲花灯同时点上蜡烛,十分好看。不能不佩服先民的聪明与智慧,龙头顶中间的角上留一小口,龙头内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与热量,在此处排放。随着社会的发展,兴平堡的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才智,将龙角改成鹿角式,放上电瓶,放上手电、灯具之类的现代元素,虽然没有了原生态味道,但破解了龙头容易着火的难题。

全国的社火表演精彩纷呈,唯有北方平的耍龙灯(龙虎灯统称)制作表演稀奇独特。各地舞龙者有、舞虎者有,但是,像北方平村兴平堡龙和虎同舞者,在全国却十分罕见,它的表演最精彩的一瞬,人们叫作“龙虎斗”。

北方平兴平堡龙虎灯的龙虎组合,虎头在左顾右盼中,好像是在伺机瞄准,忽然,扑跃着奔龙脖项处,人们谓之咬。此刻,龙似觉出疼,龙头左摆啃虎,虎惊跃而起,顺龙身向尾驰走,整个场面十分壮观。它最叫人称奇的是,如同转灯一样,同属于纸包火的奇观,龙虎身每节里,都点上蜡烛。元宵夜里,龙灯踩着龙虎鼓(也叫“马子鼓”)的鼓点屈曲而行,好像在云空游走;虎灯在健儿们“唬、唬”声中,腾跃扑跃中前行,宛若翻山越岭。兴平堡舞出来的龙虎斗,具有龙虎龙争虎竞的质直与豪爽,就像是上天专赋予兴平堡一种性格。

河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西王小花戏、曾经赴香港表演并走进央视星光大道舞台的南原花鼓等,它们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在更广阔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