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左手金丝、右手镊子,一弯一绕、一点一掐间,非遗之美流动于指尖,穿越百年跃然于眼前。在盐湖区掐丝珐琅釉画传承示范基地,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千年河东的那一抹梦幻釉彩,亲手制作掐丝珐琅杯垫,沉浸式体验“指尖上的非遗艺术”。
创新致传承,非遗也新潮。长于大地、顺于时令,源于劳作、寓于生活,人们的世代相传,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的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秀”、群众欢迎的“潮流”。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给运城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8项、省级非遗项目183项、市级非遗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居山西榜首。如何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让非遗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运城任重道远。
以匠心传承非遗,须让非遗适应当下,凸显“本色”。非遗是发展中的“活态”文化,应该向新而生,在新时代盛开多彩繁花。今年“五一”期间,我市在运城博物馆、万达广场、苏宁广场、吾悦广场设立四大非遗市集,云集全市60余家各级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单位,展示售卖好看、好用、好玩的文创产品,并邀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大师签售会。此外,非遗市集还设置了市集寻宝、锦鲤彩蛋、体验课堂等趣味活动,创建多元、潮玩、沉浸式的文化集合地,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运城非遗。
非遗只有“近人”,才能更“迷人”,只有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我市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遗旅游路线,开发非遗旅游品牌,衍生创作出一系列既有文化特色又有高附加值的“爆款”产品,让传统非遗从展柜“走”向百姓生活,让非遗“焕新”助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